2009年年初,王学圻凭借《十月围城》中李玉堂这个角色获得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男演员奖,被赞为演活了李玉堂这个角色,“成功为全片建立一个激情阅读的轴心。严训和叮嘱亲儿,爱惜与成全赴死的年轻人,都是反反覆覆的心绪,考验李玉堂时,也激发王学圻淋漓尽致层层递进的演绎”。 而陈可辛之所以找来王学圻扮演李玉堂,据他自己所说是因为看了《梅兰芳》后情不自禁的赞叹王学圻将十三燕这个角色演活了,甚至是演绝了——确实,在陈凯歌导演的人物传记片《梅兰芳》中,尽管影片的后半部分受到观众的诟病,但是王学圻扮演的十三燕却受到了观众们的普遍认可与赞许,王学圻通过细心的揣摩十三燕这个角色,将迟暮英雄的悲剧性与力不从心感细腻的表达了出来,而梅兰芳后来的成功,从影片所表现来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十三燕的人格力量的影响……
陈凯歌执导历史题材的、悲剧性的作品《赵氏孤儿》时,自然的又想到了王学圻(王学圻曾主演过陈凯歌的《黄土地》、《大阅兵》等作品,合作多年),而王学圻在访谈时说到,“得剧本能让我激动,我觉得我能演,我想演,我控制不了自己,这才行”、“我最想演的就是屠岸贾”,这成为两人再度合作创造出一个有新意的屠岸贾提供了一个契机。
——关于“赵氏孤儿”及屠岸贾的故事、传说,在史书《史记》、元杂剧《赵氏孤儿》等作品里都有过比较详细的记载,“大同”之处都在于这个人物的心狠手辣,要将赵家赶尽杀绝时甚至下令要将全城的婴儿都杀死,但在陈凯歌的电影版里,屠岸贾这个人物被赋予了更多更复杂的情感,如他对庄姬夫人有着一种爱慕的情感,下令灭门赵家时眼神里带有些许的犹疑;而在十多年的与赵孤培养了深切的父子情感后,他明知道赵孤与自己之间的血海深仇,但在危难之际,他带着复杂的心情调转马头试图离开后,还是回头来救了赵孤……
可以说,与史书或者元杂剧书写、刻画的比较扁平化的屠岸贾相比,王学圻演活了屠岸贾这个悲剧性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与多元性,而与葛优的隐忍相得益彰,将影片的悲剧性(从古希腊的悲剧传统来看,屠岸贾这个角色更加符合于悲剧人物的特点,因为他千方百计的想要灭门赵家,但因为人性的复杂性而最终还是死在了赵孤的剑下,逃不开宿命)推向了高潮。
来源:中国日报网 实习编辑:田晓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