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电子杂志纷纷悄然"下架" 徐静蕾成"硕果仅存"

在“无处不微博”的当下,人们俨然已经忘了网上还有个叫“电子杂志”的玩意儿。

2007年红极一时的明星电子杂志,已在不声不响中凋零殆尽,只剩下徐静蕾《开啦》系列还在支撑。

退市迅猛:差不多都关了

最近,有网友突然想起杨澜2005年就创办的电子杂志《澜LAN》久未见到了,一查才知道《澜LAN》已在2009年末停刊,一同遭遇噩运的还有杨澜的另一本电子杂志《天下女人HerVilage》。作为媒体人的杨澜是最早涉足电子杂志领域的明星,当初她创办《澜LAN》时可谓风光一时,现在悄无声息地退市,一年多之中竟鲜有人察觉,这不能不让人感慨。

无独有偶,人们随即又惊讶地发现,陈鲁豫的电子杂志《豫约》已经在去年3月第67期时停刊(网站公告称是由于“公司内部调整”),此外,赵薇的《天使旅行箱》和高圆圆的《圆来是你》基本上都只有创刊号,而不见第二期。至于秦岚的《岚岚细语》和李湘的《相信》,也都难逃虎头蛇尾的命运。

惟一在支撑的是徐静蕾的《开啦》系列。几天前,《开啦》、《开啦职场》、《开啦街拍》都如期推出了今年的第一期。

缺乏诚意:变相宣传道具

有人将明星电子杂志的失败归因于他们试图收费。比如陈鲁豫的《豫约》在2009年58期时开始收费阅读,下载一期杂志要2元,结果导致阅读量锐减,在67期时就难以为继了。但是杨澜的《澜LAN》一直都是免费的,仍难逃关停的命运,可见收不收费并非决定性原因。事实上,收费阅读正在网络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向就是内容为王,内容没看头,收费再便宜,哪怕不收费,估计网友也懒得看。记者发现,很多明星电子杂志创办的初衷就是为了宣传当时的一部电影或一张专辑。赵薇的《天使旅行箱》就是为了宣传同名专辑而创办的。这样的定位,必定使广告色彩过于浓重,引发网友反感。

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当电影或专辑的热度过去之后,这电子杂志还有没有再办下去的必要?所以也就难怪会出现那么多“只此一期”的电子杂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徐静蕾的认真让她得以保存《开啦》系列。她不但每月定期推出杂志,而且内容也常变常新,这种起码是表面上的稳定感,使得《开啦》的读者没有多少流失。

前景暗淡:盈利模式难找

除了内容之外,明星电子杂志的颓败有其技术上的必然性。毕竟,很多明星当初办杂志就是想将此作为和拥趸互动的一个平台。可是自从微博兴盛之后,明星可以直接在微博上发声,拥趸不仅能以最快速度看到,还能以最快速度反馈。这样,每月只出一到两期的电子杂志就相形见绌了。

当然,这未必就意味着明星电子杂志走到了尽头。如同目前很多纸媒靠广告收入生存,而非靠发行收入那样,明星电子杂志也可以尝试登载广告。比如《开啦》系列里就有大量广告。这些收入抵扣每期电子杂志约10万元的成本,是绰绰有余的。只是,广告商愿不愿意投放广告,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杂志的内容怎么样,可现在明星们自己普遍砸了电子杂志的招牌。广告商早已是避之唯恐不及。

在盈利模式难找的当今,明星电子杂志前景十分暗淡。若想要起死回生,必定要在内容上多下工夫。可是现在,有几个忙碌的明星有这份忍受清净的定力呢?

来源:华商晨报 编辑:加加

编辑: 袁贺娟 标签: 电子杂志 明星 徐静蕾 开啦 澜lan 
 
 
 
 
 

延伸阅读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