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舌尖上的中国》火爆之后,纪录片市场开始引起人们关注。在央视刚刚过去的广告招标大会上,纪录片的身价已经不逊于一线的电视剧,诸多原创纪录片也相继登上荧屏。但记者注意到,在所有火爆的纪录片类型中,独缺动物类纪录片。是无利可图?还是难以拍摄?动物纪录片有没有市场?记者采访了业界、专家和观众,他们给出了不同的观点。
纪录片火爆中的冰点
说到明年春节前最让人关注的电视节目,除了春晚,当然还有《舌尖上的中国2》。在去年引爆荧屏后,这部纪录片还未开播就已经让不少观众引颈期待。“舌尖”火爆的背后,更拉动了整个国内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央视广告招标大会招标书上,纪录片成为央视特别重视的黄金资源。不少纪录片的身价水涨船高,一些纪录片中间插播广告的价格甚至不逊于电视剧。
在火爆的同时,记者发现,国内的纪录片大部分聚焦在人文景观领域。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以后,美食类的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还有就是探索和发现,比如关注生活中奇怪现象的一些纪录片。相比很多其他类型纪录片的火爆,动物类纪录片几乎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记者大致翻阅了央视明年广告的招标书,在诸多纪录片类型中,几乎就找不到原创的动物类纪录片。
事实上,国内并不是没有动物类纪录片。上海大学影视艺术系教授葛颖表示,国内也有动物类纪录片,只是像西方那种纯原生态客观记录动物生活的纪录片非常少,“我们拍大熊猫的就比较多,我记得在纪实频道看到过,收视不错。”但葛颖认为,这些动物类纪录片,都是从人文的角度来拍摄,动物只是一个载体,这个思路和如今欧美的动物类纪录片不一样,“他们是力求用最先进的摄影技术,还原动物最原始状态。”在葛颖看来,中国这一类型的优秀动物纪录片只是凤毛麟角。
连电池都有技术瓶颈
为什么国内的原生态动物类纪录片这么少?记者采访了一位资深的纪录片导演,他坦言技术是首要问题。纪录片看上去只是客观记录动物的生活,但这些野生动物不是驯化的动物,所以拍这类纪录片需要强大的综合技术能力。“西方有很大的技术优势,比如上海国际电影节里很火爆的《帝企鹅日记》,要拍到这样的片子很不容易。首先拍摄装备必须是特殊的装备,像吊臂,你在狭小又未知厚度的冰面上怎么安装吊臂,而且在一片白茫茫的冰原上怎么安装吊臂才会企鹅不害怕,这又涉及到伪装的技术。还有在野外拍摄,你怎么保证摄影师的安全,这是一个统筹和安全的学科。”葛颖也表示,在原始状态下用的拍摄设备和日常拍摄所使用的完全不一样,“比如你在南极,连电池都是问题,因为极端低温,电池用几分钟就没电。我知道我们现在一些剧组,拿常规的设备到哈尔滨去拍戏,零下30℃就会出现问题,别说南极了。”
事实上,中国也不是没有这样动物类纪录片。《故宫》导演周兵刚刚完成了中国国内第一部关于雪豹的纪录片,呈现的是原始状态中的野生雪豹。该片一位导演就告诉记者,拍摄的设备完全是普通影视剧组无法比肩的,“有时候需要很长的长焦镜头,还有红外摄像机,甚至星光摄影机。红外摄像机是靠红外感应,搭好以后放置在野外,最长可以放半年。它的原理就是靠红外线感应是否有动物经过,探测到了就会开启拍摄。星光摄影机则是在没有灯光、照明几乎为0照度情况下,也能拍摄到环境画面。”
在葛颖看来,一个国家的自然类纪录片的水平,其实代表了这个国家影视拍摄的技术水准,“国外有很多纪录片的技术让我们咋舌,比如法国一位导演拍大雁的南迁(雅克·贝汉作品《迁徙的鸟》),他就一路跟着南迁的大雁一起飞。很多专业人士到现在都搞不清楚,他是怎么做到大雁可以让他跟着飞。”
《雪豹》的导演坦言,拍摄过程的确非常恶劣,“我们都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拍摄,冬天非常寒冷,气温达零下30℃,环境和天气对拍摄造成很大限制,而且对我们人员的体力身体素质要求高。而且天气寒冷也会影响摄像仪器待机时长。更重要的是安全,比如一次前往拍摄地点的途中,由于当时是雨雪天气而藏区道路险峻,一边是悬崖,当时车辆打滑搁在道路一侧,真的是万幸没有出事。”
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意识
在葛颖看来,拍自然类动物纪录片,钱远远不是最主要的问题,“西方一些专业团队去拍这些纪录片,人员剧组不会特别庞大。你不可能带一个几百号人的剧组去南极,所以这种拍摄一般往往都是一个小组。小组里最主要的摄影师可能就这么一个甚至是两个人。”
人少不代表成本低,葛颖直言,因为在野生状态中拍片,动物的行踪完全是不可控,而且作为一部强调客观的动物纪录片,摄影师不能去摆布动物,所以很多时候只有等。“在这个时间段里,你的设备也得不间断的工作,所以还有设备的成本,有时候你拍了几十天的视频,但可能完全没拍到你想要的,这些成本加起来就会非常惊人。”相比资金的投入,葛颖认为,更重要的是一种舍我的意识,国外有很多人非常痴迷这类原始动物的拍摄,所以这批摄影师也愿意蹲点,甚至可以支一个帐篷等个十多天也都不觉得苦,而这种对自然的热爱,还会传给他的接任的摄影师。但如今的国内,能有这样耐心,在严苛的自然环境中等几天只为一个镜头的摄影师实在太少。
对于这种苦,《雪豹》的导演也直言:“我们的摄影师在雪豹经常出没的地方搭帐篷,一搭就是十几天,天气非常恶劣,有时候风吹得说不出话。至于等待的时间,我们是带着国内最好的研究雪豹的科学家一起去拍的,他们会给出建议,如果等待几天后,没希望就会撤出。”他也承认,这些动物类纪录片的成本非常之高:“正在央视热播的《茶》,单集成本200万元,而拍摄动物类纪录片成本更高,主要是人员的成本。”
盈利模式需要企业支持
除了缺钱、缺技术和有奉献精神的团队,中国的这些动物类纪录片更缺盈利模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优秀的野生动物纪录片,肯定是赚的,实际上还有很多人们没有看到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没有播出,不代表其没有利润点。”这位导演直言,“其实在国外,这类野生动物的纪录片,其盈利和现代的这些电影或电视剧完全不同,他们的赢利点是很多元的,不一定是到市场上来转卖。比如我知道加拿大的一个著名自然景观类的纪录片摄影师,他的作品《尘与雪》非常有名。但这个导演很少露面,他就专门就为几个大的财团拍此类纪录片。”
至于这些老板为什么要拍这些纪录片,这位导演的答案更让人惊讶:“收藏——这些场面宏大或者细腻的纪录片,在这些大型财团或集团来说,是一种指定的收藏品,随着这些自然动物和景观越来越少,对它们的记录可能成为绝版,就会升值。当时我记得有人在过了几年后,甩出一些这位加拿大摄影师的作品,结果震撼全球,自然就赚翻了。”
葛颖也直言,除了收藏,现在国外很多这类原生态的动物纪录片,其背后都是有一些大的企业或集团的支持,“这些集团比如说是一些对环境支取比较大的开发型企业,比如石油化工、比如烟草,这类企业在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后,拍摄这类原生态的纪录片,其实也是表明企业对自然的一种热爱和保护,和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但国内的企业目前似乎都还没思考到这一步。”《雪豹》的导演表示,目前,国内原创纪录片想要收回成本,主要的盈利靠的还是电视台购买播出权和DVD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