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大戏《母亲》以“情”点燃民族魂 演出超百场

作者:苏丽萍 来源:光明网
2016-07-08 10:30:41

光明网讯(记者苏丽萍)79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引爆全民族抗战。在勿忘国耻的民族大义与温情脉脉的母子亲情之间,中国的无数母亲选择了将儿送上战场。今年7月6日至7日,中国评剧院精品大戏《母亲》在大兴剧院上演,为当地观众带来一场直击内心的抗战大剧。事实上,《母亲》首演已经整整一周年,演出已超过百场,也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礼物。

评剧大戏《母亲》以“情”点燃民族魂 演出超百场

“一更里呦天黑黑,掌起灯来望儿归……”一曲《望儿归》响起,观众被带入抗战时期一位普通母亲的内心世界。在观众潸然泪下间,这位母亲与丈夫和五个儿子的灵魂团圆了,却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开、消失……一个简单而普通的团圆梦就此消散。大幕已闭,观众的掌声久久回荡在剧场……

“我从没看过像《母亲》这样走心的戏,我深深地被‘母亲’这个角色折服。我也是做母亲的人,如果我在那样的场景下,真的不知该如何做选择。”观众郑女士拭去眼中残留的泪水说。

另一位观众王先生更是激动地表示,自己算得上是这部戏的“铁杆粉丝”,自《母亲》首演至今,他已经多次邀请朋友前来观看。“我是太喜欢这部戏了。”王先生感叹,“每看一次,我都会感动流泪,萌生不同感悟。”

评剧《母亲》是编剧锦云根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讲话中提到的英雄母亲的真实事迹创作而成,讲述的是在抗战时期,北京密云的一位普通母亲邓玉芬,将自己的丈夫及五个儿子相继送上前线,英勇抗击日寇的故事。与以往抗战题材戏剧不同的是,这部戏通过一位母亲讲述自己一生故事的方式,用倒叙手法,以小见大地向观众展示中国母亲的坚韧和抗战的残酷,进而引导观众铭记历史,反对战争。

据了解,《母亲》上演整一周年,经历百场演出,先后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剧目及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创作精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参加了“全国地方戏优秀中青年演员汇报演出”等十余项演出活动并做开幕演出。

中国评剧院副院长侯红介绍说,评剧《母亲》取材于基层,此次选择在大兴演出,观众主要面向大兴大中专学生以及基层党员和社区群众。“所谓精品,不能只在城市演出。而是要真真切切地下基层,让更多的人去欣赏,让更多的观众去检验,让这部剧目日臻完善。”

该剧创作之初,《母亲》主创人员曾多次前往母亲邓玉芬所生活的地区采风,寻找剧本的创作灵感。已过耄耋之年的编剧锦云说起创作过程依旧相当激动,《母亲》这部戏看上去是一个主旋律的命题作文,但在锦云看来并非如此。“让我想到了我童年时期的点点滴滴,我是发自内心地去创作。”锦云介绍,这部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邓玉芬的一座雕像,她就站在村口,望着山的那一边,手里拿着一双刚刚做好的军鞋,翘首以盼儿归来。这个场景一下就触动了锦云的内心,激发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在《母亲》中饰演“母亲”的评剧演员王平对角色感悟颇深。“这部剧的魅力在于,每个角色无论演多少遍,都不会感到疲倦。”王平笑言,“母亲这个角色十分丰满,即便是在村口的大树旁演出,没有大舞台的灯光与布景,依然可以让我很入戏。”王平回忆,最让她感动的是一次在敬老院的演出。敬老院仅有一个小小的舞台,设备也不先进。台上是各位演员倾情的演出,台下银发的老人不停地擦拭泪水。“很多老人可能都有抗战记忆,他们看到落泪,是因为《母亲》的剧情与他们内心的记忆产生了共鸣,是那种亲情与家国之间抉择的共鸣。”王平的声音有些哽咽与激动,那一次她获得的掌声也更加热烈。“这是在大舞台上演出不会有的体会,是艺术真正的魅力所在。”

实际上,评剧《母亲》首演百场以来,屡屡奔赴全国各地,在文化部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不仅完成华北五省市、华东地区以及北京地区的商业巡演,还以“铭记历史、爱国励志”为主题,进校园、到区县、下部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下基层演出活动,用精品剧目回馈广大人民群众。

截至目前,评剧《母亲》演出足迹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6个省市(自治区)10余个城市,累计演出103场,观众达6万余人次,让越来越多的基层观众与这位抗战母亲感同身受。

对于中国传统地方戏剧来说,新创经典剧目并非易事。今年4月《母亲》刚刚经历了一次大调整。“与以前相比,这次调整在音乐和剧情设置上有改进。”王平向记者介绍,此次不仅将前半场拖沓冗长的部分做了减法,让整部戏节奏更加明快,也将最后一幕进行重大改动,让整部剧目的结尾更加有张力、耐人寻味。王平介绍,修改后的剧目结尾处,尽管仍旧以空灵的手法,让母亲与丈夫和五个儿子魂魄,穿越阴阳的界限相聚、团圆。但与此前丈夫孩子站在母亲身边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是,当亲人从一开始的向母亲聚拢,再到渐渐地走远、消失,让剧情更加流畅,意义深邃。“她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母亲,她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是想要跟亲人们团聚而已。但她终究是永远失去了他们,这加重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期望。”

有评论人士认为,此次改版之后,母亲的人物形象更加有张力。“母亲内心世界的独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让她那种凄凉感陡然增加,耐人寻味。”

侯红介绍,该剧创作至今,剧本的调整大大小小更是经历了二十余次的改动。为创作出精品,导演、编剧、作曲等主创人员一直不间断地跟踪演出,综合专家、观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该剧进行动态调整。

《母亲》之所以被各界观众喜爱,正因为这部剧以情动人。与其他抗战题材戏剧作品不同的是,全剧没有一处说教。完全着眼于“情”字,以情带戏,挖掘中国观众内心最朴素的亲情,配合着空灵的舞美,让人处处看到母亲的坚韧与不屈服之下那颗柔软的心。

“以前这类抗战题材,为了宣传而宣传的东西太多,渐渐地忘却了最本质的东西。”评剧《母亲》导演张曼君向记者坦言,这部戏中母亲是个朴实而有担当的“乡村大妈”形象,而整部戏则是更加关注人物本身的命运,让她怦然心动。不过张曼君之前并没有马上就接过这部剧导演之职。“我担心这部剧最终成为毫无特色的宣传片,所以开始的时候有过犹豫。”张曼君回忆,直到她观看了锦云推荐的《五子哭坟》,并将这种表现普通亲情的手法,在另一部剧目《八子参军》上实践并成功之后,她才“有信心”、“有兴趣”、“有把握”接下《母亲》的导演工作。

实际上,张曼君一向不喜程式化的排演风格,她的创新往往围绕着“民族、民间、民俗”的“三民主义”。而《母亲》这部戏的表现手法别具匠心,全剧以倒叙加插叙的结构方式,充分发挥舞台假定性。在全剧中,母亲的小儿子小仔也跟母亲一样贯穿全局,但在他幽默诙谐的言语间,更加凸显母亲的悲情。

“生与死,母与子,是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一面。而在这些艺术创作中,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回归常识,去挖掘这份悲情之中的抒情与浪漫。”张曼君认为,将历史背景“活”在这种母子情怀之中,让每一个场景都显示出母爱的宽厚与挣扎。“有时候我们过多追求新技术带来的舞台效果,而忽略了最本质、真诚的情感。只有回归到本质,我们才能探索出更动人心魄的表现手法。”

中国评剧院一直在探索新型表演方式,推进评剧的升级,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观看。最近几年,中国评剧院打造的新品佳作不断问世,包括将传统剧目改编成符合当代人审美的精品佳作《良宵》、改编自古希腊戏剧的《城邦恩仇》、在音乐上大胆将西方管弦乐加入评剧乐曲的《林觉民》等。

中国评剧院院长王亚勋直言,要想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看戏,就必须要有贴近他们的审美剧目推出。抓住观众眼球,将是中国评剧谋求长期发展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