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体说话 陶身体舞蹈作品文化广场献演

作者:桑怡 来源:东方网
2016-08-11 21:20:39

东方网记者桑怡8月11日报道:当我们习惯了看充满叙事性、场景化的舞蹈作品时,同样有另一种可能,甚至极端,正打破着、吸引着舞蹈世界的眼光。9月2日陶身体剧场将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呈现作品《4》、《5》,舞团将用身体告诉观众,什么是“最简单的复杂”。今天下午,陶身体剧场艺术总监、编导陶冶,排练总监、创团舞者段妮,音乐人、作品《4》、《5》作曲小河,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分享了三位在创作过程中的火花。

剥离“舞蹈”表象 承受创意困境

“身体”,看似没有新意的存在,在陶身体舞团中却是花样百出。舞团把“身体”这一承载鲜活生命的机体,视作终极研究的对象。用最纯正又纯粹的肢体表达,阐述哲思。

抽丝剥茧,寻求真理的方式与过程,是舞团最具匠心的存在,他们在欲望中抛弃欲望,在时空中忘记时空。陶身体舞团自2008年3月成立以来,似旋风席卷世界各大艺术节,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成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认同成为最受瞩目的现代舞团之一。舞团曾四次荣登《纽约时报》,并被其首席艺术评论家阿勒斯泰·麦凯雷(Alastair Macaulay)以“戏剧性的张力、舞者对身体运动的控制和强大的驱动力、激情与能量是如此的非凡和吸引人”的高度评价来形容作品。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也对编舞陶冶极为赏识,“大概是全世界年轻编舞家里唯一在下功夫的,别人都是流行什么搞什么”。

而在陶身体成立初期,舞团面临的却是“无人能识”的困境。这种剥离“舞蹈”表象的舞蹈,不仅在国内,甚至在现代舞的发源地都无法寻得“参照物”。于是当时的舞团用大量公益性工作坊打开年轻人的感官世界,力图用开放的方式,达到理念的传播。

《4》、《5》联系与对抗并存

陶身体剧场的作品均以数字命名。如果一组名词或词组可能会局限了观众对于作品的想象空间,那么符号的意义则在于打破了观众对于词组的固定思维,释放给每个人不同的含义与空间,使得作品的生命力更加宽广。

即将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作品《4》、《5》分别为编导陶冶的数位系列作品的第三部和第四部。作品《4》受波兰格但斯克舞蹈节委约,首演于2012年7月17日波兰格但斯克艺术节。《4》进一步发展了编舞陶冶在《重3》和《2》中对身体运动作为纯符号性创作素材的思考,在延续其简约主义的创作基础上,对动作技术的开发、身体质感的美学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及创新。舞台上四位舞者在共同的外在空间与各自独立的内在空间之间以菱形方阵回旋游走,创造出一个在有序中不断变幻流动的视觉画面。舞者彼此相互不接触,通过圆的律动进行整齐有序的重心转换运动,内外之间的默契配合体现出的一致性像是充满磁力般而凝聚成一股强大气场,不断推演着关于能量守恒与消逝本质的极限过程。

作品《4》之后,随着新的舞者的加入,编舞陶冶延续探索“最简单的复杂”理念,发展对身体关系的思考,并进行了《5》的创作。在这部作品中,5位舞者自始至终相互保持连接,从不分开而浑然一体,彼此之间像编绳一样,如何打结、如何解开,以连绵不断的支撑运动进行无尽的形变与行进。身体整体的交缠与堆叠又如同活动的建筑,无限展开关于空间建构与限制的不同可能。

对于为何如此专注于“身体”?陶冶认为,“身体”就是对当代这个概念最具意义的解读。身体作为承载着生命本源的母体,在动的过程中,自然产生出与繁衍与消耗、有限与无限等相关的诸多问题,也即刻在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

音乐家小河根据作品将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融入创作,从宇宙音到密咒,从巴洛克到新古典,如同视觉的交响乐,进行着变与不变的完美对照。

观众将在60分钟里看到两种身体关系的对抗。无论是肢体本身传递的力量,还是舞者气场汇聚的力量,这两种“无形的能量”相互作用并持续释放,凝成一股气息牵拉着观众的感官,与舞者一同韵律,一同呼吸的感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