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记忆:关于初心,关于未来

作者:李锦 来源:光明网
2016-08-29 15:14:44

长征记忆:关于初心,关于未来

队员与祁荣祥将军交流。

光明网无锡8月29日电(通讯员杨涛记者李锦)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行程约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2016年,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踏上终将胜利的、通往复兴的新长征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青年使命,青年梦想。江南大学“红动中国”实践团队和众多立志传播长征精神的团队一样,在暑假踏上感知长征的红色旅途。

“我们现在看到红色景点,我们还是会很激动,很有感触。”

从无锡到遵义需要超过三十个小时的颠簸,高铁、火车、汽车……迎面而来的第一个困难让缺少长途旅行经验的队员们着实紧张了一下,不过很快大家便带着期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行前准备。“别忘了我们是去长征的路上,我们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小战士!”,一个队员打趣的说道。除了前期必要的旅途准备,队员们在出发前就开始了社会实践的新准备,资料整理,实践方案设计,调查采访,队员们把漫长的车程变成了团队长征的第一站。

让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接受采访的一个奶奶,在得知我们来意之后,她欣然接受了采访。“我的母亲之前从南京逃难到贵州,在贵州呆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逃到上海,我这次去贵阳也算是寻根。”与长征有着不解之缘的她出生在贵州遵义,生日正好是长征胜利的那天,年少的她常听父亲与她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可之后由于父亲的关系特殊而过上了逃亡生活。辗转奔波,几经流年,她的儿女也都成家立业。巧合的是儿媳为遵义人,仿佛有意被指引,如今她重返贵州老家,回顾自己与长征的这段缘分。

奶奶向队员们讲述了她与贵州、与长征的联系,奶奶洋溢着兴奋的语调难掩贵州的执着和对长征的重视,长征是一个播种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人只是知道这件事,很少人真正去践行这些事。有些东西现在的年轻人不相信,比如说,吃草根、吃树皮,他们都不能理解,在他们的观念里,没有饭吃面包不就行了。”谈到年轻人对长征的态度,奶奶难掩无奈和气愤。长征在奶奶这个年纪有着独特的涵义,红色景点对如队员一样的大学生可能仅仅是一处景色或者课本上的一页,而对他们,那可能是与脑海中蔓延的精神的呼应,或者关联着自己生活的动人故事。

和队员们唱着“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爷爷,讲述长征故事的阿姨,静静听我们采访的小弟弟……舟车劳顿慢慢消解,队员们也对长征有了新的理解。

“对啊,要不忘初心,忘了过去意味着背叛。”

“我这次来遵义,是来重走长征路的。我想重温长征故事和长征精神。彰显中国力量,走中国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好多人不信,我们是很担心的。现在光知道娱乐、享受,忘记了艰苦奋斗和革命的不容易。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有了毛主席,才有了革命的胜利。现在中国有了习主席,革命得以进一步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祁荣祥将军在遵义会议会址接受队员们的采访时,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笑意,非常耐心地回答问题。祁荣祥将军是海军少将,也是颇有名气的诗人和书法家。年过古稀的将军,经历了军旅生涯和文学熏陶,看上去精神矍铄,目容慈祥。一个文武兼备的将军从另一个层次给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思想教育课。

这像是一场特殊的接力比赛,从守卫共和国的卫士传递给更年轻的一代。年轻的我们能完成好这场比赛吗?队员们问自己,也想问更多的人。祁荣祥将军积极参与捐建将军希望小学和革命老区的公益慈善活动,有味人生真善美,大家气象让人忍不住赞叹。同祁荣祥将军一起的是国画大师张兴峰,他手绘了长卷——《长征万里图》来向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献礼。受长征教育和长征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身体力行的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年轻人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忘记当初是为什么出发,又经过了怎样的筚路蓝缕才到了现在。实践团队成员们与祁荣祥将军漫步于遵义会议旧址,看着游人如织的纪念馆陷入沉思,不知是欣慰那么多的人还能记得遵义会议、记得长征,还是担忧那走马观花的拍照摄像究竟能否让长征精神绵延下去。砖木结构的遵义会议会址是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20世纪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历经沧桑的楼房静静矗立着,无声地向我们讲述着八十年前的风风雨雨。

长征记忆:关于初心,关于未来

  悼念红军烈士邓萍同志。

“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

“上午参观了遵义会议展览馆,遇见很多年轻人。其中有江南大学的青年学生,也在那里参观还采访了我。我想法颇多十分激动,今天下午他们还来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我看到了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未来,看到了我们青年一代,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真的十分感动。”在下午举办的一场纪念长征胜利的活动上,祁荣祥将军向在场的来宾表达了自己对长征的理解和解释。

被称赞了的队员感到既感激又兴奋,队员们也深知,实践团队只是众多愿意了解长征、传递长征精神的大学生团队之一,队员们愿意做众多青年中的一个普通代表,从自己做起,拾起自己的信仰,找到继续披荆斩棘的力量。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穿着社会实践服装的队员们受到了参与活动的人员的注目。祁荣祥将军下场后看到我们身上的“江南大学”字样十分兴奋,和在场嘉宾介绍起我们,也和我们开展了又一次交流。祁荣祥将军身着白色军装,在活动现场挥毫泼墨,“醉美江南,红动中国”,将军豪爽地给我们留下墨宝,“你们做的很有意义,现在轮到社会需要你们做些什么的时候了,不要怕困难,长征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多越好,长征精神,弘扬的人越多越好!”

同祁荣祥将军一直在一起的是将军的助理沈军敏。“老一代革命家用鲜血换来了胜利,而国家的未来需要新的一代来参与建设。民族之魂万不能丢,革命精神决不能忘。红色教育,需要媒体传播,也需要我们年青一代主动学习实践。”他表示非常欣慰,能够看到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喷薄的青春和热血,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我们要勇于肩负民族重任,续写人生新篇。我们也郑重承诺,在长征精神的号召下,紧密团结如钢似铁,昂首挺胸如松似柏。不忘艰苦岁月,燎原长征薪火。

“发出青年的声音,贡献青年的力量,引起青年的感动。”

这是团队出发时立下的团队口号,也是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受到感动和激励之后更加坚定的团队理想,参观,学习,采访,传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红军烈士陵园,巍峨的陵园庄严肃穆,不时有人在墓园前方久久凝望。在红军烈士邓萍同志的墓前,队员向其表达了最深的悼念。在其纪念雕像下,队员们敬礼,用最质朴的肢体语言,向他及他代表的所有红军烈士表达最诚挚的敬意与感激。同时也在我们内心深处建立了一座立志勇于奉献,永不退缩的精神丰碑。在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凝视着巨大的红军烈士纪念碑,深切缅怀着为革命事业,为党的建立而奉献生命的红军烈士们。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

队员们自发的选择在赤水这个在长征中具有独特意义的城市进行自己的小长征,队员们冒着烈日徒步前往各个地点,用双脚丈量这个伟大的地方。“红”岩所铸的丹霞地貌,道路崎岖,山回路转,队员们都在用心体会艰难险阻之中孕育出的精神魅力。在四渡赤水纪念馆,一整面的先烈纪念墙,大量的历史文物及展示牌,都在向世人诉说这“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参观完纪念馆,队员们与讲解员的沟通交流更了解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曾经。队员们深受感动,郑重写下感谢信,感谢四渡赤水纪念馆为队员们提供了重温历史的场地,为弘扬长征精神,加强公民思想教育所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