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信学生制作出12把“中华杰出工匠代表人物”梳篦

作者:李锦 来源:光明网
2016-08-29 15:14:44

常信学生制作出12把“中华杰出工匠代表人物”梳篦

光明网苏州8月29日电(通讯员刘薇 黄丽娟记者李锦)今年暑期,常信院网通学院“非遗”文化社团的10名大学生组成“雕琢十二工匠精神”社会实践小分队,,一心书写“工匠精神”,埋头设计雕琢梳篦,成功制作出一套独具常州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产品,共12把寓意“工匠精神”的梳篦。

挑选12名中华民族传统工匠代表 为其编写白话文小故事

“去年五一,央视新闻推出的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我很受震撼,现在的社会追求吹糠见米式的回报,身边的同学、朋友们很难沉下心来专心做一件事,作为高职生,其实我们更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于是我产生暑期实践的这个想法。”队长陈宇杰介绍说。

实践活动前期,小分队的成员们花了大量时间泡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索信息,最终寻找挑选出鲁班、毕升等12名中华杰出工匠代表人物,并设计绘制出12幅“工匠精神”人物形象草图。

为了定义他们的“工匠精神”,小分队的成员徐宝春还特地针对每一位人物编撰白话文小故事,“有的人物手头能获得的信息实在不多,还要挖掘出每位最具特点的事情,工作量大,有时候挺伤脑筋的,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收获蛮大,现在脑袋里装的满满的。”徐宝春笑说。

经历28道工序 冒酷暑加班制作梳篦

要想把一块普通的木头变成一把光滑精美的梳子可不简单,中间要经历28道工序,光是把这些工序搞清楚,小分队的成员们就花了2天的时间,白天在梳篦厂向老师傅们学习、熟悉每一步工序的操作,晚上回去还不忘查资料做功课,上网了解开齿机、打磨机等各种机器的用途和用法。

选料、开齿、勾勒、外型加工、磨齿、磨光、打蜡……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足够的细心、耐心,小分队的成员们冒着38度的高温酷暑在闷热的车间里加班加点,终于完成了30把梳胚的制作。“着实了解到工匠师傅们的辛苦,可真不容易。”事后成员壮玲感叹到。

梳胚制作好后,就剩最后关键的一步烙刻了,但是小分队的成员们却在这时候遭遇到了最大的困难。由于大家是非艺术专业的,缺乏绘画的专业水平和技巧,如何把早先设计好的人物形象草图搬到梳胚上成了大问题。

手头的活停了下来但是大伙可没闲着,“非遗”文化社团的指导教师刘薇带领大家特地拜访了常州梳篦传人邢粮老师,求教解决办法。“重新设计布局,采取拓印的方法。”邢大师的建议让小分队的成员们重新看见了希望。

“一支烙笔一盏灯,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了常信院学生林田吉的暑假生活,最后的烙刻工序由他完成。“电烙笔很烫,收拿一会就烫的疼,只能坚持,那些老师傅这个手指头上面都常年烫出老茧了。就感觉不到疼了。我刚开始烙的时候,为了不浪费材料,我在工厂里找了很多废弃的木头毛料练习,”他指了指墙角边一大摞木头毛料,“这个假期收获满满。”,林田吉开心地展示着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