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通也是笑点《笑傲江湖》广聚“海外兵团”

作者:李晓雅 来源:每周广播电视
2016-09-01 14:13:16

《笑傲江湖3》海外选手明显增多,且他们大多不懂中文。要在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的情况下逗笑中国观众,节目组是如何做到的呢?

语言不通也是笑点《笑傲江湖》广聚“海外兵团”

  法国默剧学生

打开思路:“笑果”不单靠语言

说起大胆放开对于选手国籍的限制,东方卫视中心独立制作人、《笑傲江湖》总导演朱慧表示这一切是水到渠成。原来,东方卫视的节目拥有不少海外观众,一群就读于法国默剧学校的学生看到《笑傲江湖》后,主动给导演组发邮件毛遂自荐。“去年有位选手模仿了一位默剧大师,而那位大师正是他们的老师。”收到这封邮件后,导演组意识到,原来还可以把选人的视野再放开一点。

的确,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外国人的喜剧很难刺激到中国观众,但“笑果”并不局限于语言,还可以通过肢体、创意来实现,“憨豆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思路打开后,观众看到了来自乌克兰、俄罗斯、日本、波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选手,他们的表演形式涵盖了舞蹈、默剧、杂耍、口技等多种形式,令人大开眼界。

其实,语言不通本身也是笑点,“嘎玛鲁乔巴”组合和3位观察员之间的“鸡同鸭讲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喜剧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冲突。郭德纲想知道‘嘎玛鲁乔巴’来自于哪里、想演什么,但他们偏偏不会说中文,沟通不畅的过程中笑点就自然地产生了。”

本土编排:老外也能接地气

来自俄罗斯的“卷弗”今年25岁,来中国4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算是这些老外选手中的“异类”。别看他在台上收放自如地抖包袱,他有限的表演经历却是故乡舞台上演舞台剧。他还一度患有演讲恐惧症,“为了克服这个弱点,我找了表演老师补课,也加入了俱乐部做舞台剧,恐惧感才慢慢消失”。

来自波兰的6人舞蹈组合Fair Play Crew虽曾登上过《英国达人秀》舞台,但从未来过亚洲。为了让他们了解中国,导演组带他们去吃小龙虾,他们先是吓一跳,接着就迷上了,甚至胆大到吃蚕蛹等“怪物”。

无论是“卷弗”这样的“中国通”,还是波兰组合这样的“外来者”,要接地气,必然要经历本土化改编的打磨过程。“卷弗”透露,自己的脱口秀就是和《笑傲江湖》的编导一起“头脑风暴”后琢磨出来的。

期待破局:中外选手有差距

导演组坦言,国内的选手和老外们比,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备战心态都差了一截。“外国选手对喜剧的认知深,表演起来很松弛。他们反应也快,有地方要改,5分钟就可以拿出方案。而中国演员普遍比较在意比赛结果,缺乏理论知识,一修改就容易卡住。”

深究原因,并非是中国选手技不如人,而是中国缺乏培育喜剧人才的产业链。“韩国每个大学都有喜剧表演班、编剧班、导演班,门类分得相当细。他们有一条街叫大学路,全是小剧场,每天都有演出。每个电视台还有3-5档喜剧节目,相关从业人员达到了几千人。可中国的喜剧学校,德云社勉强算一个,冯巩有个相声班,上戏有个喜剧班,除此以外就没有了。而喜剧表演出路,也只有央视‘春晚’这一条华山险道”。

这样的环境,不但导致中国喜剧人才奇缺,就连冒出尖来的,也多是“一招鲜”,使完就再也没别的招了。朱慧认为,《笑傲江湖》的意义正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破局的机会,“我们希望能带动中国喜剧体系滚雪球滚起来”。

每周日21:00东方卫视播出。

(《每周广播电视》报记者李晓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