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恺俊也迅速发长微博《关于“听音盲拧”,想说的都在这了》。他解释了参赛的过程并强调选手事先对15个魔方转动声音有15天左右的记忆时间,他强调这是一种作假方式。“如果逆序打乱也是魔方复原法的话,按照节目组的话便是——这是规则的漏洞,而选手利用漏洞得到了优势则是符合规则的。我想指出的是,如果节目组不作假,不让我们谎称可以‘在不知道打乱公式的情况下,现场听魔方打乱声推理出具体打乱步骤’,就不会提前把打乱公式给选手,不把打乱公式给选手,就不会发生贾立平逆序还原的bug。”“我希望我的对手能够遵守应有的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不钻规则的漏洞。”不过他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在答应重赛后放弃比赛。
“听音盲拧”成争议焦点
在节目里,“听音盲拧”是让选手根据“魔方转动时的声音差别”来判断考题是哪个魔方并随即用最快速度还原魔方。对此,贾立平解释:“魔方简单地转90度或者180度是能很容易听出来的,因为手法不同,左右面靠手掌转,上下面靠手指转,如果听得再细微的话,能听出来是左面还是右面,但这是最难的。”但是,林恺俊在长微博里直言,这绝对不可能,“没有人可以通过听打乱的声音即时判断出它刚才被怎样打乱”。他认为:“创新不能违背一个领域的基本常识,让选手谎称拥有我们并没有的能力,是在利用观众对节目的权威的信任,歪曲科学,过度神化选手、弄虚作假。”
微博上,有魔方圈业内人士也直接质疑了这一项目的设置。署名“《魔方》杂志的主编张耀明”的网友表示,希望观众不要被节目误导,“盲拧项目在六人PK时用的是标准比赛方式筛选出了最强者,这个无可非议,我们可以看到周闯输给林恺俊心服口服。可是,当这个筛选出的最强者去PK贾立平时,却换成了奇葩的听音盲拧。这就相当于,类似用男子乒乓球单打的赛制,在刘国梁的见证下,从马龙、樊振东、许昕、张继科、王励勤、王皓六人里面筛出了一个胜利者。假设马龙最终胜出吧,然后让马龙和某人比谁能用棒球手套接住更多的发球机发出的乒乓球,然后宣称某人在乒乓球项目上赢了马龙。”
科学评委Dr.魏认为,在比赛中加入听音的环节,“当然合理”。“提前让选手记忆魔方,能从声音听出来是哪一只魔方,这个是展示你们的专业技能。有点类似修车工听引擎的声音就知道是哪一种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