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议政:把脉“非遗”话“乡愁”

作者:林春茵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3-13 09:36:20

原标题:委员议政:把脉“非遗”话“乡愁”

中新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林春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前已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但应如何提振内生动力、延续文脉乡愁?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给出建议。

委员议政:把脉“非遗”话“乡愁”

资料图: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它的展示吸引了一些市民的驻足观看。 王秋兰 摄

探索“非遗”扶贫

目前,中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项,省级则13087项;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认为,“非遗”保护不应是“凝固”的保护、使其成为文物,“对可以制造产品的项目,政府应积极引导扶持,在生产和创作中实现经济社会效益与传承发展双赢。”

2016年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达成合作,将易地扶贫搬迁与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当地少数民族同胞面临异地搬迁,将入住政府建设的安置房。去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三次探访此地,他建议,“‘非遗’是他们精神所在,把‘非遗’带下山,在新环境重建信仰、风俗到习惯的谋生方式。”

应礼赞传统文化

民间工艺作为产业发展的同时,出现地方官员拿“非遗”保护拼“政绩”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作家冯骥才说,如果仅考虑政绩,则民间工艺、可表演的民俗能获得关注;除此,很多(项目)都会没人管,但保护“非遗”恰恰是要从文化本身来考虑。

“我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礼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表示,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是当前乡村发展趋势。但是,应避免脱离文化传统和村民生产生活权益的“架空式”发展,“传统文化符号和记忆没有丢,老百姓物质生活富足,才有幸福感。”

开通少数民族“申遗”通道

目前,全国人口在30万以下的民族有28个,大多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来自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普米族全国政协委员茸芭莘那用“刻不容缓”形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紧迫性。

“以普米族为例,熟知本民族文化的,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能够完整口述或完整主持仪式的老人不超过6人。”茸芭莘那建议,为人口较少少数民族设立单独的国家“非遗”申报通道,并设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抢救基金。

全国政协常委、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田岚去年随全国政协调研组做田野调查,对湘西一所小学传承苗鼓的热情深刻印象。

“学校条件有限,孩子们以木板为鼓,长年累月木板都快敲烂了。”调研组当即捐赠学校100面鼓。田岚提出,需特别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传承民族文化学校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