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之作《继承人》,国产律政剧的春天来了?

来源:人民网
2017-03-27 16:23:36

原标题:野心之作《继承人》,国产律政剧的春天来了?

野心之作《继承人》,国产律政剧的春天来了?

野心之作《继承人》,国产律政剧的春天来了?

野心之作《继承人》,国产律政剧的春天来了?

野心之作《继承人》,国产律政剧的春天来了?

《波士顿法律》、《傲骨贤妻》、《律师本色》·····几乎我们叫得上名字的律政剧,都具有制作精良、专业知识过硬的特征。而国产律政剧在这方面的产出几乎为零。不论是十多年前曹颖主演的《律政佳人》还是近年吴秀波姚晨主演的《离婚律师》,国产律政剧多是打着律政旗号却专业性欠奉的都市情感剧。

4月14日登陆东方卫视的《继承人》以《继承法》作依据,通过紧张、悬疑的案例设置,为观众解读一系列关于“继承人”的法律问题。以真实案件为基础,以法律解析为纽带,以展现人性为关键,以精湛演技为看点的《继承人》,很有可能让一直以来处境尴尬的国产律政剧迎来春天。

墙里开花墙外香 律政剧从不缺少佳作

提到律政剧,恐怕很多观众最先联想到的,还是欧美、日本至少是香港TVB的那些经典作品。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简单:一是这些国家、地区拍摄制作律政剧的时间更早,已经形成相对完整、多样的类型剧模式和叙事方式;二是更为开放、自由的创作空间也确实给核心内容的架构和故事的多维度延展提供了客观保证。

毫不夸张地说,近年来欧美以及日本在律政剧这一行业剧的制作上一直保持着高水准。从早期的《律师本色》、《波士顿法律》、《律政英雄》,到如今的《傲骨贤妻》、《皇家律师》、《热血律师》,这些经典剧集中除了有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剧情,有对于律师行业的宏观展现和细节刻画,还很好地融汇了女性主义、励志精神、政治讽刺等诸多看点。

而国内观众最熟悉也最多接触到的,恐怕还要数以TVB为代表的港产律政剧了。出品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壹号皇庭》,不仅开创了港产律政戏的先河,也捧红了欧阳震华、陶大宇、林保怡等一众日后的无线顶梁柱。在故事架构上,这部经典剧集更是从早期的单元案件逐步过渡到后期的多案并进,这种多线叙事模式也成为无数后作的模仿对象。

此后相继问世的《法网伊人》、《律政新人王》等作品,既延续了港产行业剧突出职业特征、强化故事情节的制作原则,又尝试融入各类情感因素以增强观众粘合度。《法网伊人》在2002年播出期间,创下全港近260万人收看(约9成观众)这一纪录,引得港媒纷纷惊呼“破近几年剧集收视之冠”。《律政新人王》播出期间,更是创下37个点的最高收视率,成为风头一时无两的焦点剧集。

虽然近几年港剧已呈江河日下的式微之势,但依旧有《怒火街头》、《法网狙击》这些精品律政戏面世,只不过在保留TVB一贯风格和剧情模式的同时,开始朝着弱化律政情节、强调在生活层面展开故事的方向尝试转型了。

夹缝中求生存 国产律政剧现状有点尴尬

再来看国产律政剧,就未免有些让人尴尬了。回看30年来国产电视剧走过的整个历程不难发现,虽然历史剧、生活剧都屡有佳作问世,可作为电视剧类型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行业剧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尽管也有不少都市剧涉猎医师、厨师、教师、律师、翻译官等等诸多领域,但多数都是打着行业剧的旗号,讲述的还是更多以情感为主的生活剧故事。具体到律政剧这一类型,就更是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了。

最早的国产律政剧,大致可以追溯到2003年左右。当时的一些作品虽情节严肃且主线清晰,但在法理解析与情节设置间的布局有失均衡,所以播出后并未引起收视热潮。更有甚者干脆只是借助了律师这一看似光鲜的职业作为噱头,情节也围绕着生活中的一些情感遭遇展开,风格上更接近于都市题材的浪漫轻喜剧。所以国产律政剧这把火一直没有烧起来。要么靠模仿欧美乃至港产的经典律政剧撑门面,要么干脆就靠人气明星加盟的办法赚人气,至于剧情究竟与律师这个职业有多少关联,剧中涉及到的案件法理是否严谨科学,已经不在这些所谓律政剧关注的范畴内了。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显然包含多种因素。比如涉案题材多属尺度难控的雷区这一客观因素,一旦剧中主要角色的性格定位被强行要求具备某种导向性,就很容易导致国产律政剧中的主角们看起来个个都像道德模范;再比如国内主流观众的年龄段分布导致生活剧才是更受欢迎的剧集类型,而年轻一代则干脆偏爱古装、玄幻题材,作为行业剧之一的律政剧,往往沦落到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地。

填补国产行业类型剧空白 一部好戏就是一次普法教育

作为尝试突破律政剧瓶颈的一部野心之作,《继承人》的大剧底蕴,让东方卫视在竞争激烈的四月档显得信心十足。要知道,三年前那部颇具港味的国产好剧《金牌律师》,出品方恰恰也是上海人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光是这份专注律政剧的执着精神,已经值得点赞。

从演出阵容来看,能够集齐包括著名导演阎建钢、当红明星刘恺威和蒋欣在内的一众演职人员,用堪称豪华的阵容拍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律政剧,以求填补国产行业类型剧的空白领域,这种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强大自信,绝不是那些只知道跟风抄袭或是蹭热门IP的影视公司敢去尝试的事情。

从剧情架构来看,两位性别不同的新生代精英律师郑昊、汤宁共事于一家律师事务所,却分别因为各自的身世谜团被牢牢绑定在一起。当看似是人生赢家的他们深陷身世疑云,猜忌、误会、矛盾纷至沓来,二人要如何突破重重迷雾检索出真相?又该如何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随着案件调查的不断深入,二人也从互相怀疑变为携手并肩,一路打怪升级,并且在解开众多谜团的过程中渐生情愫……

一方面,由刘恺威、蒋欣组成的这一全新CP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值得期待;另一方面,该剧也通过这一强强联手的人设关系打破了电视剧主角“一强一弱”的千年定律,丰富了电视剧在角色设计上的又一全新模式。

从现实意义来看,《继承人》的编剧是著名大律师段祺华,他三十余年的律师从业经验和上千个真实案例保证了剧中的涉案情节,全部是由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真实案例改编而来,足够专业性和代表性。《继承人》中这种建构在真实基础上的剧情设置,不仅会形成更强烈的代入感,也可以为观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很多困惑,相当于在看剧品剧的同时,完成了一次切实有效的普法教育。

《继承人》紧紧扣合在法律诉讼这条主线上,在兼顾专业性与娱乐性的同时,为观众解析关于遗产问题的一个个疑问。比如胎儿的继承权利,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其监护人的义务,以及试管婴儿可不可以继承没有血缘关系的父母的财产等等真实存在的现实问题,都可以通过这部电视剧找出最准确的答案。

特别有意思的是该剧中讲述的这些案例,居然和这次全国人大通过的《民法总则》中的新法律条文完全吻合,有人说看完这部剧,等于学了一遍影像化的《民法总则》,你或许不能成为一个律师,但你至少可以成为半个继承法的专家。

这种在类型剧与大众欣赏口味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的做法,不仅是在借助一部好戏完成一次普法教育,更重要的是,这或许也是解决国产律政剧所处困境的一种最切实可行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