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王晶华
“吴汝俊主演的《爱心观音》可以说是让人惊艳的,他在多种京剧板式和曲牌之间自由游历、收放自如;他玉树临风、千娇百媚,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戏;他不仅形似一个女人,更从神韵和气质上完全符合剧中人物,毫无一丝破绽。随着剧情的发展,他还将一位公主从‘人’到‘神’(观音)的成长演变诠释得活灵活现。唱得婉转清丽,念得掷地有声,做得更是心无旁骛般地让人为其魅力所深深折服。”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天津京剧院院长 王平
“从京剧琴师,华丽转身为男旦演员,吴汝俊的《爱心观音》已是我看到他诸多佳作的有一部新品。我不得不说,每一次看他的作品,我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爱心观音》较之汝俊以往的作品,场面更加大气华丽,吴汝俊的唱腔更加圆熟,表演也更加细腻、稳健,有韵味。《爱心观音》虽然是一个神话故事,却根植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精神内核之上,既有传承意义又有创新价值。”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马派传人 朱宝光
为祝贺《爱心观音》演出成功,特写以下《新京剧赞》和《吴氏青衣赞》:
“ 吴氏京剧光璀璨,如夏翠竹抱地间。古韵纵横意新颖,汝俊执念非等闲。银光结情耀菊坛,水袖飞舞真爱传。心灵捕手正能量,觊觎演绎美无限。贵妃东渡武则天,天鹅湖七夕情缘,现代宋氏三姐妹,则天大帝生旦花。四美图令人羡,贵妃清华池中现,义女貂蝉西施美,昭君出关和北番。孔圣母孟母三迁,吴氏青衣妙音传。爱心观音恋巅峰,十部大戏立天地。爱心观音聚群贤,南北都城美鉴赞,中华之星光闪耀,大获成功在长安。”
“ 七夕情缘四美图,则天大帝天鹅湖,现代宋氏三姐妹,孟母三迁孔圣母。武则天贵妃东渡,一年一出传奇路。吴氏京剧立天地,爱心观音登翘楚。吴氏京剧多创举,横空功能十部戏。古韵纵横尝新颖,五彩斑斓好绚丽。”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寇春华
为祝贺《爱心观音》演出成功,特写以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派名家、《爱心观音》导演 张丽雯
为祝贺《爱心观音》演出成功,特赠亲笔书法贺词: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李军
为祝贺《爱心观音》演出成功,特赠亲笔书法贺词:
著名香港评论家 张丽莉
为吴汝俊写下《 京胡王子 赞》:
“ 一把京胡梨园行,开启艺术传奇情。竹弦轻音交响乐,天籁妙曲贯天庭。紫竹轩,黄竹筒,两根琴弦一把弓。皮黄强,刚柔风,古韵今情天地颂。丝竹孕育美意境,琴子推揉珠玉行。激情开拓新路径,传统西系巧交融。珠玉飞溅十指动,莺飞草长百鸟鸣。馥郁兰花馨香蕴,金戈铁马任驰驞。京胡京剧血脉通,琴韵金声华夏情。翘首期盼中国梦,发扬传统巨龙腾。一曲和谐满目春,盛世清音凤凰鸣。国泰民安奏胡琴,普天同庆迎复兴。”
全球定制洪门画家、齐白石的再传弟子 陈泽胜 赠吴汝俊:
“ 天籁之音,美艳绝伦,光彩夺目,雍容华贵,慈爱众生,仪态万方! ”
著名戏剧评论家 刘纪刚
“ 热烈祝贺《爱心观音》演出大获成功!特写藏头藏尾诗一首:
京腔古韵响东吴,
剧中妙善情似汝,
艺海升腾奇才俊,
术从苦尽甘来美,
大爱观音奉献好,
放逐梦想佛堂前,
光耀华夏锦绣程,
芒山妙音齐声赞。”
著名剧作家、评论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编剧 张永和
“我与吴先生合作多年,他非常敬业,而且讲诚信,我最欣赏他广泛从各种国际流行文化、姐妹艺术形式中博取众长的创新能力。京剧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少人所谓的创新之后将京剧变得不象是京剧了,失去了京剧的魂。而吴先生的新京剧是在保留了传统京剧精华基础上,广泛博采众长的创新,既体现出了他经常游走于国外的国际艺术家的视野和高度,又令京剧不失原有的韵味,非常难得!传统的京剧讲究一桌二椅,以《爱心观音》为代表的吴氏新京剧则运用各种先进的声、光、电技术,营造出现代化的、绚丽丰富的舞美效果,更完美地烘托和推动着剧情;传统京剧中有龙套演员,吴氏新京剧则充分借鉴了歌舞剧的形式感,令所有演员都发挥出更加积极鲜明的作用,同时也让每一幕戏都充满看点和新鲜感,牢牢地吸引着观众的眼和心。从《贵妃东渡》到《爱心观音》,吴氏新京剧已经出品了十一部原创剧目,这体现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吴氏新京剧,紧紧把握住了‘扬弃继承、转化创新’的精神,旧中有新、新中有根,把古老京剧的创新发展,达到了一个新老观众都十分喜欢的境界。吴先生像爱生命一样热爱着京剧,他几乎把一生的时间都献给了京剧艺术和舞台,他能拉琴又能演唱,声音宽、亮、甜,具有十足的表现力,即使在国际艺术界这样的人才也是寥寥无几。吴先生将京剧带到了国外,对于中国京剧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受到了政府的表彰,也让我们肃然起敬。吴先生还将一直处于伴奏地位的京胡和最时尚流行的音乐元素融会贯通,独创出风格鲜明的京胡轻音乐,为京剧走向世界、走向年轻人立下了汗马功劳!”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吴氏新京剧” 和 “吴氏青衣” “吴氏京胡轻音乐”创始人 吴汝俊面对诸多专家、大师的肯定与好评,也经由《爱心观音》创作引发的人生感悟做了如下分享:
“万物之灵,善缘为本。善待天地,那是生活空间;善待父母,那是生命来源;善待家人,那是今生最亲;善待同事,那是工作伙伴;善待恩人,那是困苦救星;善待小人,那是他们本身很可怜;善待陌生人,那是未来的因缘;善待动物,那是人类朋友;善待植物,那是人生美景;善待一切,它们都因世间的大美而存在!万物之灵善缘为本!”
吴汝俊先生 和 夫人昭子
吴汝俊先生和母亲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吴凤楼
吴汝俊 主演
在历史发展的巨轮里,有轰然前行,自然就会有沉淀反思,现如今,我们已然认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京剧艺术也已被奉为“国粹”,然而,要让这种“国粹”真正在新时代中蓬勃发展,光把它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是不行的,还要让它跟时代文化相融合,在新时代发光发热,亲身经历过市场冷遇的吴汝俊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说:“最惨淡的时候,我们在台上演出,台下的观众比我们演出的人还少。”“为什么观众不喜欢来了呢?观众究竟想看什么?”这是那时他思考最多的问题。京胡轻音乐尝试成功后,让他越发觉得,传统京剧要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也必须进行改革。“吴氏青衣”和“吴氏新京剧”应时而生。
在“吴氏青衣”中,您可以惊喜地听到京剧老生行和老旦的腔等比传统京剧中青衣更丰富的唱腔。在“吴氏新京剧”中,您可以听到昆曲、越剧、川剧、豫剧中的旋律甚至西洋交响乐等比传统京剧更丰富的音乐表达;您可以看到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甚至芭蕾舞等比传统京剧做打更丰富的表演。“吴氏新京剧”用音乐来铺垫并统领节奏,用旋律美和撞击力来征服观众,突出人物角色的神与魂,达到了更流畅和更有现场感现场效果,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睿智的创新,才一经推出就广受喜爱和好评。
梅兰芳先生说:“京剧改革就是要从推陈走向出新,去抓住一个时代、一群观众。”“吴氏青衣”和“吴氏新京剧”不仅在唱腔上有所创新,更在剧目内容、舞台效果等多角度都有独家创新,而且历经多次演出实践证明:确实抓住了一个时代、一群观众。
时光荏苒,至2017年《爱心观音》上演,吴汝俊已54岁。从4岁开始学戏、9岁开始学琴,时代变迁、世事转换,他那颗对艺术的追寻之心却从未改变。现如今,他凭借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已成为蜚声海内外著名的京胡轻音乐演奏家、中国新京剧的“开山人”,“吴氏青衣”的创始人,全国文联下属的艺术与学术研究团体、中国京剧与京胡学术研究委员会首任会长,他倾注大半生的时间,专注于传统京剧国粹的传承与创新,用他的勤奋努力、谦虚好学,以及一颗永不停息的上进心,践行着一位中国艺术家对祖国、对时代的责任感,不负张君秋先生对其“小梅兰芳”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