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
“老纠结,不想和小姨(蒋雯丽)合作”
马思纯7岁出演《三个人的冬天》,幼年客串《大宅门》,长大后默默拍过《恋人》、《摩登新人类》、《未婚妻》等电视剧,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身上总是贴着这么一个标签:蒋雯丽的外甥女。
她曾是“后台论”的女演员代表。哪怕是《武媚娘传奇》、《芈月传》中人设不好、戏份少得可怜的小配角,马思纯都被诟病为“靠小姨才能拿到这些角色”。有段时间,马思纯很怕别人提到小姨蒋雯丽,甚至拒绝参演和小姨相关的任何戏。2014年马思纯接受深圳晚报采访时说:“那个时候(我)比较轴,老纠结,不想和小姨合作,让人觉得我靠她。”
如今,“金马影后”的标签彻底取代了“蒋雯丽的外甥女”。
再回头看,马思纯说:“别人的冷嘲热讽,是大多数演员都要经历的过程。即便不是因为小姨,还会有别的原因被人骂。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学会承受,大家都一样,我没有什么特殊的。”
她说,她不会为了摆脱“蒋雯丽外甥女”的标签,而铆着劲儿赌气拍戏,这不是自己做好演员的动机。“小姨是我的家人,不是我的敌人,我为什么要摆脱她呢?我拍戏不是为了掩盖和摆脱标签,而是希望大家看剧的时候能说一句:马思纯演得挺好。如果大家不再关注我的社会关系,觉得我在努力、在认真演戏,这样就很好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这个“蒋雯丽的外甥女”的局面,现在颠倒过来了———蒋雯丽开玩笑说,“我是马思纯的小姨”。
马思纯明显感受到,现在接受采访时,记者们提到小姨的次数少了很多。她说:“小姨会跟我说,有这样一个外甥女,她很骄傲、很幸福。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有她这样的小姨,我也很开心、很幸福。无论是谁作为谁的标签,我们都更希望观众看到我们的作品,而不是社会关系,我们就是简简单单地演戏,仅此而已。”
静
金马奖尖叫之夜后,生活没什么变化
很明显,让马思纯彻底获得认可的,是金马影后这个头衔。
2016年11月26日,金马奖之夜。当冯小刚[微博]念出“周冬雨[微博]”时,马思纯站起来,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欢呼声很大,以至于冯小刚第一次念“马思纯”时,她并没有反应过来。
“还有一位,马思纯。”冯导第二次念到这个名字时,马思纯不敢置信地捂住了嘴……接着,她和周冬雨面对面,旁若无人地齐声尖叫了起来!那一刻,两个小女生发自内心的喜悦展露无遗。
3秒钟后,马思纯有些慌乱,泪光闪烁,趔趔趄趄地上台。在台上,她“没出息”地哭了,和周冬雨一样,紧张到几乎语无伦次。这可能是金马奖史上最不像获奖感言的一次感言,但也因为青春和真实,而显得煞是动人。
周冬雨在傻乐,不停地鞠躬,甚至说出了“光宗耀祖”的话。马思纯则在她旁边悄悄抹泪,她说:“这是给我们电影最好的结局,七月和安生本来就是一个人。”她对周冬雨说:“如果没有你,我就不会站在这里,当然,如果没有我,你也不会站在这里。”
领完奖,马思纯失眠了很多天,觉得拿奖像做梦一样,甚至还有些害怕。“怕得到了这样一份大礼,会失去一些生活中更重要的东西。所以在这种患得患失中生活了很多天。”
之后,她缓过劲来,发现这是自己的心态问题,这个奖并没有大到让她的生活翻天覆地,如果心态调整得好,一切都不会变。
如今回头看,马思纯说:“《七月与安生》就是我的一部作品,和其他任何一部作品一样,我都很认真地演,享受角色给我带来的释放和沉淀。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其他作品没有给我带来这么大的荣誉,但这些荣誉也只是(大家)对这部戏的认可,并不是对我这一生的认可,所以我的生活没什么变化。如果一定要说变化,那是这次得奖让我更自信了。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事情。”
勇
“好在我不是靠颜值”
获得金马奖影后的第二天,马思纯发布了这样一段微博:
“这世上比我美的姑娘很多,比我有才情的姑娘也很多,比我贤惠的姑娘还是很多,可这并不令我沮丧,因为我比从前的自己好了很多。羡慕从不盲目,知足也知火候。以前写给自己的话,如今加上一句,谦卑但不软弱,自信却不骄纵,勇敢也别放肆,我永远深信,任何的得到都是眷顾。”
她在采访中时常强调自己不是美女,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靠脸吃饭。她说:“我对自己的长相没有自信,别人说我好看,我一般回答:哦,谢谢。我看其他姑娘都挺好看的。我大概长得不丑,但要说多漂亮也没有,所以我也很豁得出去,去演一些奇奇怪怪的角色。”
拍电影版《盗墓笔记》时,马思纯剪掉了长发,穿一身黑,假小子打扮,还化不了好看的妆。她笑称自己是电影里的“男三号”,大家也亲切地叫她“小马哥”。闺蜜周冬雨甚至在社交网络上暴露了她对马思纯的爱称:“壮肥宽。”因为马思纯是易胖体质,随便吃吃、喝水都会胖。她说:“以前我不喜欢别人说我胖,但好在我也不是靠颜值的。”
这次,南都记者见到的马思纯很瘦,但她说自己没减肥了,因为拍《将军在上》:“太累了,所以没有减肥,很认真地在吃饭。”
憨
“除了台词,啥都记不住”
马思纯喜欢看书,涉猎广泛,比如《孤独六讲》、《蒋勋说宋词》、《西藏生死书》,还有一些美学类的书。有一次,经纪人甚至从她的书里发现了《薛定谔的猫》,讲量子理论的。但马思纯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青”,她不“作”,甚至还有一点“憨”,她会打趣自己:“除了台词,我啥都记不住。现在拍戏在酒店住了两个月了,我连房号都没记住……有时忘事被工作人员说,我就回她,我还能记得你就不错了!(笑)”
马思纯会迷路,聊天时常常会忘记上一个话题。
经纪人说,她把她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字部分——— 背台词,她背台词很快,而且经常不只背自己的台词,还把别人的一起背了。
她从小就喜欢看书,自己也会写一些东西,别人说“你的文字还不错嘛”,她就说“还好还好”。但她内心大概是会有小窃喜的,有时她写一段比较有深意的话,也会洋洋自得地跟身边人分享,“你看我写得好不好”。2015年,马思纯出版了图文随笔集《如果有一件小事是重要的》,胡歌[微博]作的序。
微博也是胡歌带她玩的。当时,微博出现一年时,马思纯刚上大学。她和胡歌一起拍《摩登新人类》———因为性格很像,文艺、爱写东西、爱拍照、看电影,因此成为了多年“老铁”———胡歌觉得微博很有意思,就介绍给了马思纯。
马思纯的微博第一个关注的就是胡歌。她说:“那会儿他还会发很多很文艺的段子,不像现在只发广告,哈哈!当时我也很想要这样一个平台,能写写东西、互相交流。”
到今天,马思纯和胡歌还是很好的朋友,一起演了话剧《如梦之梦》。
那么,乖乖女马思纯是“文青”吗?
她这样回答:“文青到底是什么定义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只是一直要求自己的生活不要太平庸,希望自己的精神世界是饱满的,不要被工作和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占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