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态度
尊重他人改编《西游记》
六小龄童现场舞起了“金箍棒”
近年来,《西游记》题材被数次翻拍,有很多恶搞和调侃的版本引发了影迷的争议。对于各种各样的孙悟空,网上有许多六小龄童对其他版《西游记》批判的声音,对此他予以澄清:”我只是曾经演过孙悟空的普通演员,我也只说了一个普通演员的看法和建议。到目前为止,我从来没有对某个戏和某个演员做过评价,而且我对拍西游题材的作品,只要不是过度恶搞,我都是很尊重的。”
六小龄童表示,艺术应该百花齐放,诠释孙悟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他同时认为,作为艺术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上要有一个道德底线。”戏说不是瞎说,改编不是乱编,神话也不是让你说胡话。”
尽管一家四代都是演猴戏的,但六小龄童并不认为“孙悟空”是他们家的私产。“我父亲早就跟我说,猴戏不姓章,猴戏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孙悟空不是我一个人的,谁都可以演。”
回忆当年
拍摄6年片酬仅2000元
近年来,电影市场异常火爆,《大圣归来》《西游降魔篇》等作品都获得了高额的票房收入。而作为影迷心目中最经典的86版《西游记》,六小龄童6年的片酬仅为2000元,反差之大令人震惊。
除去片酬微薄,当年的拍摄场景同样险象环生,六小龄童至今回忆起来仍有些后怕。“拍‘大战红孩儿’时孙悟空身上的火是真火,不是电脑特效,里面穿了一层石棉服,外面才是美猴王的衣服。”按照规矩,这场戏可以选择替身,但六小龄童选择了拒绝。“孙悟空这种独特的表演状态,普通的替身不能很好表达,我当时年轻,就选择了自己上。”
在上央视一档节目时,撒贝宁曾问他,现在很多演员片酬动辄千万元,你2000元的片酬会不会委屈?六小龄童表示,“国家给我提供物质条件,让我能够专心于创作,我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呢?”赤子之心,令人敬佩。
合拍新片
科技不能喧宾夺主
六小龄童透露,中美合作的电影《敢问路在何方》即将开拍。他同意加入这部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剧本尽可能地保留了原著的元素。“最近听说国外新拍的《西游记》中,沙僧是一个女性,这种戏我显然不会去拍”。
六小龄童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他一直致力于推动西游文化的发展,而美国高科技和中式传统表演文化的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过去我们技术水平差,拍摄中有很多掣肘的地方,例如演员脸上的道具不能动,这很影响面部神情的表演,借助高科技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表达作品。”同时他也认为,科技不能喧宾夺主,“故事的内核永远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