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中英两国演员联袂演绎现代寓言歌剧《赌命》

作者:梁希之 来源:新华网
2017-05-28 07:08:08

新华社伦敦5月27日电通讯:中英两国演员联袂演绎现代寓言歌剧《赌命》

新华社记者梁希之

上海歌剧院和伦敦金融城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的演员们26日晚在伦敦丝绸街剧院联袂演绎了中国现代寓言歌剧《赌命》,这也是上海歌剧院继去年《雷雨》之后第二次携中国原创歌剧作品亮相英伦。

由中国著名作曲家温德青编剧和作曲的两幕现代寓言歌剧《赌命》,改编自高晓声的小说《雪夜赌冻》。大雪纷飞的除夕夜,身着破烂单衣的乞丐来到赵员外家乞讨,一个由运气、诱惑与命运交织而成的故事由此展开。歌剧通过乞丐与富翁之间两次赌博的不同结果,隐喻人生哲理,剧情耐人寻味,温德青的音乐创作将现代音乐语汇与民族传统元素完美结合,凸显强烈的戏剧冲突。

为了配合剧情需要,导演还在台上专设了一块区域,由上海民族乐团的艺术家演奏古琴、琵琶、箫等民族乐器,在加强音乐效果的同时也烘托出这场“赌局”的意境。另外,演员在演唱中还借鉴了传统京剧中“滑音”与“假嗓”的技巧,剧中那些诙谐的对白与动作常把大家逗笑,这种无奈的笑声加强了剧情的悲剧色彩。

在温德青眼中,《赌命》是一部富有寓意的、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的、没有时空限制的相关人性的歌剧。其音乐的现代性亲近了当代人的审美习惯。从中国传统艺术里寻找灵感以及中国乐器的融入,显现了浓郁的华夏风情。

导演陈薪伊认为,《赌命》是一部生命档案,是关于生命的寓言。剧中为数不多却鲜活的生命,在时隔三年的两个雪夜,共同经历着令人震惊的赌博:在雪地里赤膊站一晚不被冻死。在与观众不超过100分钟的共处时光里,留给大家无限的思考。

陈薪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和《赌命》有共同之处,都是对人性的深刻的解剖,她相信英国观众在理解这部剧时并没有障碍。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鸣说,《赌命》在伦敦上演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英文化交流更深入持久的发展。她认为《赌命》是一部极具先锋意味的歌剧,在音乐上的无调性风格、演唱上的超念白概念、舞美上的民族符号解构和剧本哲理故事本身都蕴含探讨空间。

本次演出同5月22日上海民族乐团举办的中国民乐音乐会一起,都是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伦敦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伦敦金融城市长庞安竹表示,本次艺术节的举办有利于提升金融城与中国之间现有的合作交流,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对于不断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其与全球主要城市在经济、机构、基建与文化等方面联系的信心与承诺。

据悉,歌剧《赌命》于2003年在日内瓦莫扎特国际艺术节首演,同年在上海大剧院进行了中国首演。此后,又多次在上海、北京等地上演,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热评。2008年,作为芬兰萨翁林纳歌剧节受邀剧目,二度亮相欧洲舞台的《赌命》依然好评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