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朝阳沟》:中国戏曲界的一部经典之作

来源:党建网
2017-08-16 14:02:10

原标题:豫剧《朝阳沟》:中国戏曲界的一部经典之作

豫剧《朝阳沟》:中国戏曲界的一部经典之作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完数不尽胜利的消息。农村是青年人广阔的天地,千条路我不走选定山区……”日前,由河南豫剧院三团编创的豫剧《朝阳沟》,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精彩上演,这是“第四届中国豫剧节”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活动中的重要曲目之一,也是我国戏曲界家喻户晓的一部精品力作。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纷纷表示:“每次观看这部戏,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都会被戏中的满满正能量震撼和感动。向经典致敬!”

《朝阳沟》的剧情概况是:城市姑娘银环和农村长大的拴保两人是高中同学,上学期间相互产生爱慕之情。银环与拴保相约,毕业后同赴拴保家乡朝阳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毕业了,拴保先回到朝阳沟,但银环的母亲却坚决反对女儿去农村。拴保设法将银环接到朝阳沟后,银环妈追到朝阳沟要求女儿跟她回去,银环感到左右为难。这时,在拴保的鼓励和老支书的帮助下,银环决定留在农村。农村的一切,令银环感到很新鲜、很兴奋,她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劳动中。但一段时间后,习惯城市生活的银环对山区的简朴生活逐渐感到厌烦,加之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思想产生了动摇。正巧银环妈又来信声称自己得了重病催她回城,银环便决定离开朝阳沟。回城途中银环,正巧与老支书相遇,老支书的肺腑之言令她深受教育、暗自惭愧。回家后,银环发现母亲是佯装患病骗她回城,一气之下毅然重返朝阳沟。银环妈见女儿态度如此坚决,又看到朝阳沟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慢慢改变了观念,自己也落户朝阳沟,和女儿一起投入到火热纯朴的农村生活。

豫剧《朝阳沟》:中国戏曲界的一部经典之作

该戏整个剧情主题突出,视角独特,欢畅明快,一气呵成,几乎每一个唱段都能引起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无论是杨红霞扮演的银环,还是盛红林扮演的栓宝;无论是陈晓兰饰演的栓宝娘,还是王慧敏饰演的银环娘,都将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生动、个性十足。银环上山与拴保对唱加伴唱“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两位亲家母对唱“亲家母,你坐下,咱俩拉拉家常话”,一直到后面那段对唱“新一代要继壮志汗撒高山”,可以说是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据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介绍,《朝阳沟》创作于1958年,是河南豫剧院三团的保留剧目,也是中国戏曲界的一个典范。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管陶乡列江村的朝阳沟,是该剧编剧、中国著名现代戏曲作家杨兰春的家乡,这里也是剧中主要人物银环、拴保的原型地。他在60年代创作的这部经典豫剧,公映了半个世纪,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青睐,剧情曾经影响了几代人。后来,该剧还荣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文化部颁发的“优秀保留剧目” 奖等诸多大奖。

豫剧《朝阳沟》:中国戏曲界的一部经典之作

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著名节目主持人赵保乐在观看演出后谈到,中国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个光彩夺目的“文艺百花园”,它集歌、舞、、科、白于一身,反映世态万象,描摹历史风云,表现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门极富表现力和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每次观看《朝阳沟》都有新的收获,可以说它代表了河南豫剧新生的一个转变。整个故事,开头朴实自然,中间过渡合理,结尾照应巧妙,非常适合观众尤其是广大的农民观众的欣赏口味,这也说明了河南豫剧的魅力长盛不衰。

中国戏曲学院的一位教授看完演出后谈到,《朝阳沟》这部剧豫剧流派中的现代派,其主题音调选用豫剧的传统豫东调“二八板”旋律,不过在听戏的过程中,也可以明显感觉到这部剧融入了豫西调“二八板”的素材,两者相容反而形成了一种崭新的音调。既有豫东调的欢快、活泼,乖巧、花俏,也有豫西调的深沉、含蓄、委婉、大方。这种音调贯穿于“上山”、“下山”这两点处于全剧中心情节位置的唱段中,前后互相映衬,正好刻画出银环这样一个不断成长的典型角色。整部剧的风格比较通俗易懂,戏曲有点类似于民族音乐的形式,节奏大多是以欢畅明快的形式出现的。

豫剧《朝阳沟》:中国戏曲界的一部经典之作

演出结束后,从小出生在河北邯郸“朝阳沟”、在京工作生活了50多年的一位老奶奶,站在台下久久不愿离去,她不停地向台上的演员挥手、致谢,并激动地说:“我今年已经70多岁了,今天还是冒着大雨来的,就是想再看看这部戏曲经典。这出戏我看了多少遍,连自己都记不清了,但每一次观看都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年轻时代,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豫剧《朝阳沟》:中国戏曲界的一部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