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视听感变为阅读感? 综艺节目同名书为何火爆
《朗读者》(3册)立体书封。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上官云)近些天,《朗读者》又吸引了一次眼球。不过,这次火的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主编的综艺节目同名图书。目前,它在某电商平台“文学销量榜(自营)”上稳居前十名的位置,并且已经连续加印。此前,《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书也是好评众多,那么,这些将视听感变为阅读感的图书,为何能如此火爆呢?
2017年2月,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开始在央视黄金时段首播,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今年8月5号,《朗读者》同名图书正式上市。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宋强介绍,《朗读者》图书分为几个版本,首先推出的是平装版和青少版,一套三册。平装版首印六万套,之后又加印两次,目前正准备加印第三次,“销售情况非常之好”。
《见字如面》实体书立体书封。博集天卷供图
这种现象并不鲜见。早先,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收获颇多好评,今年年初,《中国诗词大会》图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内容根据第一季文字脚本润色整理而成。出版方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该书很受读者欢迎,于2017年1月上市,“到目前为止,至少已经卖出了35万套”。
对于此类图书的出版,有的读者大力点赞,因为“那是文化的延续,能够更好的激发读者阅读热情”;有的则认为没什么必要,“不过是把节目内容编成文字,直接看节目不就行了吗?”
资料图:董卿朗读林清玄作品《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其实,这些书的编排,往往并不是那么容易,简而言之,它们依托于节目却不局限于节目,而且会增加一些延伸内容。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肖丽媛以《朗读者》为例,介绍了相关出版流程,“将节目内容转化为图书,其实是需要把视听感转化为阅读感,工作量非常大。比如访谈的录制时长一般都在2小时左右,节目只选用十分钟左右,而我们要在节目的基础上,考虑增补,从中选出最精华、最贴合文本的部分”。
而《中国诗词大会》同名书,虽然是根据其第一季的文字脚本整理润色而成。但由于书中涉及的古典诗词大部分见于目前通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故书中在解释字的同时,更注意对诗词所蕴含文化意蕴的诠释,书后还附有“依首字汉语拼音排序”编成的《诗词作者及篇名索引》,方便阅读。
《中国诗词大会》图书书封。中华书局供图
“这些书受到热捧,首先是电视节目的号召力在那里。先是综艺节目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出版社追热点而动,此时同名书出版,是很容易引起读者关注的。”一名出版界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道,“另外,图书本身的编排很走心,像《朗读者》增加了作品点评、使用了AR技术,相当于提升书的附加值。而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也许是出于对节目热爱的延续,想买本书收藏,也许是本身更喜欢纸质书的阅读感,愿意花钱消费,使得‘爆款’综艺节目同名书受到追捧”。
至于上述图书出版的意义,董卿关于《朗读者》出版缘由的一段话或许能够给出很好的解释,“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要敢于重新把目光投注到最简单也最丰富、最质朴也最深刻的文字世界,扛起这样一面文化的大旗。我们希望《朗读者》这套书能焕发出一种力量,将朗读和阅读的魅力辐射到更多人身上”,“进一步将读者心中潜藏的阅读与朗读的热情延续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