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曲家朱践耳因病于8月15日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95岁。他曾说:“聂耳如果没有走得那么早,他一定是中国的贝多芬。我改名‘践耳’,就是一心想继续走他没走完的路。”而这位视音乐为生命的艺术家与上海广播也有不少缘。
朱践耳原名朱荣实,1922年出生于天津,在上海成长。20多岁时在电影厂写电影音乐,33岁被文化部派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60年38岁毕业归国,留学期间在交响乐上的创作探索却在国内碰了壁,只好在之后的18年里改写群众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就诞生于这个时期。
56岁时朱践耳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60岁重新坐回音乐学院,和青年学子一起学习、补充现代作曲技法。64岁他拿出了自己的《第一交响曲》,并在之后的22年间,继续雕琢出了10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交响乐作品,无论从音乐语汇、作曲技法,还是从音响探索、人文内涵都在中国交响乐的创作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
在一次采访中,朱践耳提到自己年轻时在上海最常听的就是广播:“我就靠这些电台,从早听到晚。从贝多芬、莫扎特听起,一直到肖斯塔科维奇。”
经典947频率副总监何红柳记得,自她接手负责《星期广播音乐会》后,就有3场现场演奏朱践耳先生作品的演出。第一次是2007年8月的《星广会》上,主题为“金色畅想”上海交响乐团赴维也纳演出预演音乐会,这也是上海交响乐团2007-2008音乐季开幕音乐会,指挥陈燮阳。当时演出的朱践耳作品曲目为交响音诗《纳西一奇》。
第二次是2009年11月1日,经典947策划了一场名为“中国的律动”的《星期广播音乐会》,上海交响乐团在指挥张亮的率领下先后演绎了郭文景、朱践耳和朱世瑞3位作曲家的作品。当时乐团选择了朱践耳的《丝路梦寻》,这部作品原本是他受邀为马友友“丝绸之路乐团”而作的六重奏, 2008年改编为重奏组与管弦乐合奏版。作品在展现漫漫丝路的同时,也体现出丝绸之路的源头——中国的意象。6件色彩鲜明的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唱和应答,逐渐交融,最终达到和谐统一。当天的《星广会》,朱践耳本人也来到现场和观众一起聆听了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还在后台等待他们夫妇俩并送上热烈的拥抱。
第三次是去年7月的《星广会》,主题为“燃情岁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当时演奏了朱践耳的管弦乐作品《节日序曲》,这也是他创作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
得知朱践耳去世的消息后,经典947《古典音乐时间》、《纵横经典》、《音乐地图》等节目立即安排特别专题,缅怀这位音乐大师。主持人周婕采访到了朱践耳的嫡传弟子——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主任赵光、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共同回忆与朱践耳共事合作的点滴。还有非常珍贵的朱践耳亲自导赏自己创作的《第一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纳西一奇》的语音以及上海交响乐团庆祝朱践耳90岁生日音乐会的现场实况录音。资深媒体人谢力昕则在节目中,通过朱践耳交响乐作品《黔岭素描》、《南海渔歌》、《西藏组曲》等的赏析,来展现朱先生不凡的创作历程和作品艺术价值。此外,经典947还播出了2016年10月17日由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出的朱践耳作品专场音乐会实况录音剪辑,这也是朱老生前在上海的最后一个作品专场演出。以上节目均可在阿基米德APP进行搜索回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