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民国大师作品集结
旷世圣人成长史+ 知行合一大智慧
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融传记与学说于一体的阳明读本
帮你读懂王阳明!
十余幅王阳明书作品欣赏
图书基本资料:
作者: 梁启超 等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书号:978-7-5051-4246-6
目标读者:大众读者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胡越、王勉三、梁启超、太虚法师四位民国大师的文章和著作。胡越和王勉三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梁启超和太虚法师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王阳明的学说精髓。本书是集王阳明平生事业与思想要旨于一体的权威读本,此四位民国大师对王阳明本人及其思想、学说的阐述,能使读者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了解到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王阳明。
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近代知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饮冰室合集》。
胡越,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民国时期知名阳明学者、作家。
王勉三,民国时期知名阳明学者,其《王阳明生活》一书,被后来出版的许多重要的王学著作广泛证引,影响深远。
释太虚,法名唯心,字太虚,俗姓吕,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人,中国近代知名高僧,在佛学上有很高造诣。
图书书讯: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阳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对傅承与发展儒学之贡献尤为卓著。其学上承孟子,中继陆象山,而形成为风靡明代中后期并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阳明心学。其学说,不仅影响及于我国明清两代以至近现代,而且远播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
近日由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的《心即世界 王阳明传》一经上市便引起了大众关注。该书将梁启超、胡越等四位民国大师研究王阳明的作品集结,构成一本融传记与学说于一体的权威阳明读本。《心即世界王阳明传》将王阳明成长史、知行合一大智慧,生平+学说,还原一个全面、立体的王阳明,讲透“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为帮助读者了解王阳明,了解圣人成长路,深入明晰其学说精髓,进而运用于实践,指导行动,成就大事业。同时该书精选十余幅王阳明书法作品置于正文之前,在品读学习阳明心法的同时可欣赏到一代书法名家的王阳明的书法风采,了解阳明的另一面。
图书书评:
王阳明的圣人之路——评《心即世界:王阳明传》
我对王阳明其人是颇有兴趣的,我总在想,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集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军事家等于一身。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在“文治”和“武功”两个方面取得极大成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成为孙中山、曾国藩等风云人物的精神导师。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说道:“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这更加令我对这个历史人物心向往之。
近来读了新华先锋出版的《心即世界:王阳明传》一书,感触极深。这本书不同于市场上现有的王阳明读本,收录了胡越、王勉三、梁启超、释太虚四位著名民国学者的文章和著作。胡越和王勉三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梁启超和释太虚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王阳明的学说精髓。本书是集王阳明平生事业与思想要旨于一体的权威读本,旷世圣人成长史与知行合一大智慧合二为一,使我了解到了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王阳明。
王阳明成长为一位被历史铭记的大人物,自是从小就与别人不同的。书中“王阳明生活”两卷可体现之,撷两则如下。
阳明小时候随爷爷去北京,路过镇江时,参加了一个学士名流的聚会,以一首即兴做的诗震慑全场:“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又有人提议,要他以《蔽月山房》为题,赋诗一首。阳明面无难色,又吟了一首:“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于天,还见山小月更阔。”众人呼之神童。王阳明才情初现,注定他之后的命运与众不同。
王阳明从小就有圣人之梦,认为读书学圣贤是第一等要事,这是他心中一个美丽而神圣的梦想。他虽然还不晓得实现梦想之路应该怎样走,其中会有多少艰难曲折,又会经历几番风雨交加,但是,这个宏伟的志向,他是立下了。这个志向亦深深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
胡越和王勉三详细讲述了王阳明的成长之路,放马居庸关、入仕、平定宁王之乱……使一个鲜活的王阳明形象跃然纸上。
王阳明的生平深具传奇性,但更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其学说。
“思想学说”两卷,梁启超对阳明思想进行了集中阐述,释太虚则将阳明心学与宋明儒学等进行了纵向比较,说明其关联性。
王阳明心学的基础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心即理也。王阳明认为,人对外物的认知是一种本能,心的本体就是“至善”。将这种本能发挥到极致就能够心如明镜,映照万物,此时的心便是天理。
致吾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他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作“致知格物”。
知行合一,此当为阳明最重要的思想,是其心学之核心所在。知,就是理论;行,就是实践。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我对阳明心学的理解还颇为粗浅,值得一生去学习。但我知道,阳明心学虽已提出了几百年,但依然有其现实意义,可用作现近的理论指导,亦不过时。王阳明之作用可见其深。
王阳明除却以上那些头衔,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行云流水,自成一派。书中亦收录了阳明书法十余幅,编者用心,读者有福,可一览大师书法风采。
每每读及阳明离去一节,泪不能禁。他太苦、太累了,他多么需要静静地休息,所有的功劳、诽谤,都交由后人评说。
《明史》有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在日本、朝鲜、东南亚,王阳明的声望更如日中天。日本著名将领东乡平八郎,在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归来后,庆功会上,展示了一方腰牌,上书七个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我不由得慨然生叹:圣贤之路真的不好走,他穷尽毕生,苦苦摸索。从家乡余姚做起的“圣人梦”,到贵州龙场驿的“一夕顿悟”;从策马驰骋居庸关,到运筹帷幄定乾坤。任风吹雨落、身世浮沉,亦不改一身本色,两肩正气。面对世间纷说,他坦荡从容,只淡然地说了一句: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刘钊)
精彩书摘:
游历心得的贡献——御边政策
这一次会试,本来是应让阳明居第一名的,因为徐穆力争,所以退居第二;虽是第二,却反比第一名徐穆的声望大得多。天子又命他观政工部;这时他已成为一个新贵少年,大有意气不可一世之概哩。
秋间,工部特差阳明去督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阳明很勤苦地替他鸠工修造;后来造好,威宁伯王越的家里人,都很感谢,特地送他许多金帛礼物,作为酬劳,阳明丝毫都不肯受。威宁伯家里的人,见他坚辞不受礼物,只好再用别的东西来送给他;明知财物他决不受,除非是点高贵清雅的物品,或者他还肯留下。想来想去,只有威宁伯自己用的一把宝剑,现在还遗留在家里,而且家中又没人会使用;于是便把这剑送给阳明,并坚要收下,不准再辞。阳明一见这剑,心中不胜惊异。原来他在未及第之先,就梦见威宁伯赠他一把剑;现看见的,就是梦中所见的宝剑一样。这样奇巧的事,教他如何不惊异呢?一来是威宁伯家里的人要他非收留此剑不可,二来正符梦中情事,所以就拜谢收了下来。
有天,京师忽然天空里发现彗星,弄得京师内外,人心惶惶,惊惧变色,都视为大祸将至。这时又值边境不宁,虏寇猖獗,愈觉疑虑纷纷,连天子也有点心惊胆战。因为这个彗星,是个极不祥之物;如果一出现,就是刀兵四起,国事陵夷的先兆,惟有赶快设法禳解才好。至于禳解的法子,就是天子自己向天祈祷,引过自责;又一方面,下诏求言。这次京师忽然发现这个不祥之物,天子当然也异常忧虑,循例向天祈祷,又循例下诏求言了。
求言诏一下,阳明发展抱负的机会,也就来到。蕴积胸中的治边政见,藉此正可以大大地发泄一下,于是便上了一疏。这篇疏内所陈共有八事:第一,是蓄材以备急。他眼见那时朝廷,虽设武举,所得不过偏裨之材,并非能韬略谋猷的大将。而公侯的子弟,又是虚应故事,阳奉阴违。一会议便仓皇失措,如何还能负起大任?国家不预为储蓄大将之材,以备急需,这是最危险的。第二,是舍短以用长。他觉人材是不易得,过于吹毛求疵,决定是不对。即子思所说“勿以二卵,弃干城之将;勿以寸朽,弃连抱之材”的意思。第三,是简师以省费。这是主张兵贵精而不贵多。多而不精,且又耗饷。第四,是屯田以给食。这里颇含有寓兵于农之意。也是省饷持久的兵家要诀。第五,是行法以振威。这乃因他愤恨当时一班丧师辱国的人,藉着来头大、靠山好,虽是丧师辱国,却反逍遥法外,“朝丧师于东陲,暮调守于西鄙”。这样法等虚设,如何不懈战士之心、兴边戍之怨呢?惟有严厉执法,不稍宽徇,方可克敌制胜。第六,是敷恩以激怨。这是说要抚恤为国丧亡的将士,使死者无怨言,生者会感动。一方面激励其爱国心,一方面又使其恨敌复仇。第七,是捐小以全大。即兵法“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诱敌之策。第八,是严守以乘弊。这是说中国的军队,工于自守;胡虏的军队,长于野战。最好用中国军队之所长,严守勿战,蓄精养锐,以逸待劳,乘其疲罢,然后用奇设伏,出其不意,以击溃之。这篇疏是阳明以前调查胡虏虚实、研究兵法秘诀、参合当日情势的结晶品,也是阳明初步政治军事才能的表现。因其见得远彻,所以说得这样剀切。只可惜因权臣秉柄,天子暗弱,竟把这疏,摒置而不采用,以致国势日削,竟召覆亡之祸,都是明代天子自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