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8日,“中国华侨书画院中国画交流研讨会——青花山水国画的开创之路”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成功举办,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相关领导,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华侨书画院院长、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顾问张清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华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国侨联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理事崔续庚,青花山水国画创始人孙才祥先生等人参会发言,多家媒体与会报道。
本次研讨会以“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以及青花山水国画的开创历程”为主线,讨论研究涉及中国画的发展史和当前发展环境;中国画家须具备的哪些素质和特点;中国山水、人物、花鸟技巧解析;中国画和中国艺术家未来发展前景等议题。会中,与会者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并对相关议题进行有效的探讨和详细的介绍。
会上张清智院长指出:中国画当代是高峰,中国画的发展在传承中国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上最应该继承的是“线”和“德”,要想气韵生动,必是人品加画品的综合呈现。
(上图:张清智院长在会上发言)
张院长在“中国画家须具备的哪些素质和特点”议题中提出六点:第一,造型要解决,进学院是一种方法,但是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是做到老学到老的问题;第二,就中国画而言,笔墨要解决,墨的纯净性,意境、力量都靠墨表现;第三,要读书,读书多会反映到脸上,自然就会反映到画面上;第四,做人,也会反映到画面上去,所以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做人;第五,勤奋,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制定目标,攀登高峰;第六,脚踏实地干,不是一两天,不是十年,是一刻不停、孜孜不倦地奋斗一生。
崔院长在会中重点阐述:中国画现在具备了繁荣发展的所有条件,便利的交通,信息量超大的印刷和传媒。客观条件上应该是可以出大师的时代。反过来看,现在是经济社会,人的物欲心较重,希望及早成名获利,无形中使一些艺术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文艺座谈会讲话,强调文艺作品要少些臭铜钱味儿,要净化,要深入生活。艺术工作者要学习、强化、领会领袖的讲话,把它深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充分利用好现代文明创造的一切条件,同时净化自己,降低物欲,创造出更多、更好、更纯洁的东西,提高艺术成分。
(上图:崔续庚副院长在会上发言)
崔院长讲述中国画最高还是在意境上,给你无限空间的想。三维空间是有形的,其它无形的东西是一个人的灵性所致。就像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书法家,是因为一部分人除了勤奋以外还有天赋,形成自己风格的时候,可能画面、思想、方式、角度都与众不同,却是一个艺术家最可贵的。要保护自己这种特别的思维、性情、天赋,也许就能形成自己特别的艺术风格。
会上孙才祥先生简述了他自幼跟爷爷学习书画,后因历史变动对青花瓷的深厚情怀,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几十年的从业经历,其中重点阐述了青花山水国画系列作品的创作历程。
(上图:孙才祥先生在会上发言)
孙才祥先生讲到:青花瓷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认可,青花瓷源于中国画,因自小对青花瓷的情怀和早年在景德镇创作青花瓷作品的经历,所以将青花瓷回归于纸上进行国画再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很多阻力,但是强烈的让它回归的本心和初衷,使我坚持到今天,用了5年时间结合自己所学所感形成了自己现在的风格。
崔院长认为青花瓷毕竟表现形式有限,但却可以在宣纸上伸展出大气势。孙才祥先生的青花山水国画传承了青花瓷的基本精神,沿用墨分五彩的基本原理,虽单一,但越单一越可以表现清、纯、雅,因为表现形式少,反而表现出一种意境。在中国书画上,想有一点突破都很难,不说古人,就看现在多少画家的作品,能一眼就认出这是谁的风格,这是多大的鼓励!
张院长补充说:崔院长总结的很好、很感动。像张仃的焦墨山水,只用墨就画出一个大师。孙先生画作之难,难在独树一帜。日后也可以再多加研究,像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黄胄画驴都是各自开创了一块,这就是美术史,是由人和印记组成的。在艺术创作中很多人守不住,很多人不敢往前探索。
孙才祥先生在本次研讨会中与各位院长、领导交流学习,获得了肯定和鼓励,表示必将会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更加努力,争取更多的突破和提高。
最后张院长总结:画的格调就是人的格调、画的力度就是人的力度,中国画发展是光明的,随着我们国力的提升,它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正如毕加索说过“艺术在中国”,真正出大师的时代是这个时代,中国画现在正是集大成的时代。
研讨会尾声,由崔院长为孙才祥先生创作的青花山水国画作品题词,张院长、崔院长、孙先生共同落款,此作品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
(上图:崔续庚副院长为画作题词“青山白水有仙家”)
(上图:左一,张清智院长 左二,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领导祁德贵 左三,孙才祥先生 左四, 崔续庚副院长)
(上图: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上图:张清智院长、崔续庚院长、孙才祥先生在展厅亲切握手交谈)
(上图:孙才祥先生接受媒体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