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753f9fa310030f813cf40b
中国日报网 > 文化滚动 >
中国日报网 > 文化滚动 >

电影频道大型电影史诗专题片《我们的旗帜》开播

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人步履不停。2021-06-30 13:24

胶片上的百年党史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电影的视角和手法讲述党史故事,电影频道推出大型专题片《我们的旗帜》。《鸦片战争》《林则徐》《秋瑾》《谭嗣同》《辛亥革命》《孙中山》《建党伟业》《开天辟地》《我的1919》《1921》《革命者》等11部影片将在这一集中出现。2021-06-30 09:02

浙江杭州展出百余件革命历史文献 含《新青年》及闻一多作品

6月29日,“真理的力量——建党百年革命历史文献展”在位于浙江杭州的浙江图书馆开幕。展出的报刊中,还有于1920-1921年出版的中国妇女报刊史上的第一份画报《解放画报》月刊、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刊物《前锋》月刊(瞿秋白任主编)等。2021-06-29 23:12

川藏公路博物馆在成都开馆

(记者 王鹏)川藏公路博物馆29日在成都正式开馆。博物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是四川省建成的首个以川藏公路为主题的博物馆。四川是川藏公路的主体区域和“两路”精神的重要诞生地。2021-06-29 22:28

沈阳故宫展出馆藏红色题材书画

(韩宏)“百年风华——沈阳故宫馆藏红色题材书画展”,29日在沈阳故宫开展。“亲如一家”这个单元展现了军民鱼水深情,其中张永太《洪浪丹心》曾荣获全军第三届美展优秀奖。2021-06-29 20:26

黄兴印章、杨开慧自传手稿 300件(套)革命文物长沙展出

(记者 邓霞)“芳草之地 红满潇湘——湖南省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专题展”29日在长沙开展,共展出黄兴印章、1917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学录、杨开慧烈士自传手稿等300件(套)革命文物,其中七成文物为首次展出。2021-06-29 17:36

江西展出何香凝、齐白石、徐悲鸿等22位画家102件作品

(记者 李韵涵)“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展览29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八大山人纪念馆开幕,共展出何香凝、齐白石、徐悲鸿等22位画家共计102件作品。2021-06-29 16:28

广电总局开展建党百年优秀影视作品展播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在开展优秀影视作品展播活动,以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影视作品,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2021-06-29 13:09

这位作曲家伴着自己写的BGM进入大会堂

29日,“七一勋章”首次颁授,作曲家吕其明伴着自己创作的交响乐《红旗颂》进入人民大会堂。吕其明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创作过《红旗颂》《使命》等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多首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传唱。2021-06-29 12:08

还原旧址让观众重回“觉醒年代” “新青年”传播新思想

1917年1月,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秉承“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宗旨,对北大文科进行改革。毛泽东后来曾回忆,“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2021-06-29 09:53

一大波国产电影力作蓄势待发!用创新表达吹响新主流大片集结号

今年7月1日,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一大批再现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重点国产电影力作,将于近期集中上映。电影《守岛人》根据“时代楷模”王继才和爱人王仕花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王继才夫妇驻守江苏开山岛32年,以岛为家的无悔人生。2021-06-29 09:44

好剧本稀缺成为“剧本杀”的软肋

“剧本杀”是当代不少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游戏,玩家通过在实景场馆搜集线索、推理,最后找出隐藏的凶手。在“剧本杀”产业中,行业规范缺失,知识产权缺乏保障,好剧本稀缺,抄袭和同质化剧本泛滥、无聊情节过多等问题突出。2021-06-29 09:32

以红色为底,绽放青春光芒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少年》熟悉的旋律响起,王仁君饰演的青年毛泽东奋力奔跑,意气风发。把革命事迹和红色基因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给受众,在红色文化中感受到先辈们的“烟火气”,从而打破年代的“厚重感”,将进一步激励新时代青年肩负重任,砥砺前行。2021-06-29 09:26

网络语言,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

出于对虚拟社会发展失控的恐惧,一些社会学家提出,要用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来抵御“赛博朋克”时代的到来。出于对虚拟社会发展失控的恐惧,一些社会学家提出,要用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来抵御“赛博朋克”时代的到来。2021-06-29 08:43

《1921》:今天我们如何做青年?

电影《1921》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之作,这几天,《1921》的点映活动让不少观众一睹为快,电影也获得诸多好评。在生活安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谨记前辈遗志,勿忘青春的底色是奋斗。2021-06-29 01:56

抗疫题材舞蹈《春会来》获“荷花奖”

(钟秋香)28日,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揭晓。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群舞《春会来》剧照。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群舞《春会来》剧照。2021-06-28 22:21

北大红楼展出文物1357件,展览复原展示6处旧址

在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有一座以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楼体建筑,这就是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的北京大学红楼。这次展览复原展示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等6处旧址,旧址内保留了很多当年的老物件,让展览与旧址有机融合、相得益彰。2021-06-28 10:39

抗疫电影《中国医生》曝新剧照

2019年刘伟强执导的《中国机长》票房口碑双丰收,导演刘伟强对平凡英雄群像的把控、对专业职业形象的塑造,获得业内外一致好评。此次刘伟强携一众原班人马再度集结,力图打造抗疫斗争的超燃群像。2021-06-28 08:54

盛夏吃姜,岂不越吃越热?

”  正因为盛夏体内有“伏阴”,胃中虚冷,所以人体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湿气犯脾,寒气犯胃,导致消化不良,拉肚子等。”  正因为盛夏体内有“伏阴”,胃中虚冷,所以人体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湿气犯脾,寒气犯胃,导致消化不良,拉肚子等。2021-06-28 08:40

万物皆可“被雪糕”,景区文创雪糕这阵风能刮多久?

近几年来,文创雪糕成为景区文创新宠,随着夏季到来,各地文创雪糕纷纷“出圈”,引来打卡热潮。一些景区表示,会在文创雪糕基础上,持续发力文创食品,让文创产品更接地气、更有创意。2021-06-28 08:30

综艺好看,未必都靠演

曾几何时,我们的综艺节目曾因文化价值不足而广受诟病,甚至因为娱乐过度而让人有了“愚乐”的担忧。曾几何时,我们的综艺节目曾因文化价值不足而广受诟病,甚至因为娱乐过度而让人有了“愚乐”的担忧。2021-06-28 08:28

“10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新青年’始终没有变”

”  今年,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新青年》元素设计的文创产品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越来越多年轻人自发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打卡,馆内文创产品也供不应求。2021-06-27 16:25

郭麒麟:为争口气,迈出演员主动性的第一步

郭麒麟身上有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范思辙和秋水这两个角色其实是同一时期找来的,但郭麒麟一开始对演范思辙没兴趣。近年来,郭麒麟忙着跨界拍戏、上综艺,他的相声搭档阎鹤祥被迫“失业”已经成为一个“名梗”,阎鹤祥在《吐槽大会5》中也以此自嘲。2021-06-24 16:21

“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吃姜养生靠谱吗?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夏日炎炎,有人觉得又到吃姜的时候了。对此,云无心表示,姜跟其他食物一样,如果“烂”了就意味着长细菌或者霉菌,谨慎来说,发霉腐烂的姜最好别吃。2021-06-24 15:02

红色题材现代闽剧《杜鹃山》

由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复排的红色题材现代闽剧《杜鹃山》在该中心剧场上演。2021-06-24 12:34

河南“考古盲盒”出海加拿大

在中国市场一上架就脱销的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考古盲盒”已“火”出国门。图为6月22日,河南郑州,河南博物院一名工作人员展示“考古盲盒”开出的“微缩文物”。2021-06-24 10:40

《黑寡妇》上映前斯嘉丽·约翰逊喜提大奖

6月23日,据外媒报道,斯嘉丽·约翰逊获得今年第35届“美国电影艺术奖”,该奖项致力于表彰在事业上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或将会取得巨大成就的电影工作者、演员。在斯嘉丽·约翰逊的众多作品中,漫威系列电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她主演的漫威新片《黑寡妇》也即将于7月9日北美上映,并同步上线流媒体Disney+。2021-06-24 09:41

职场“西游记”:靠谱程度 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有人总结,这几个人的靠谱程度,也对应着故事结尾他们得到的不同结局:出力最多的孙悟空也如愿成为斗战胜佛。有人总结,这几个人的靠谱程度,也对应着故事结尾他们得到的不同结局:出力最多的孙悟空也如愿成为斗战胜佛。2021-06-24 09:25

重庆发现的这条“鱼” 藏着人类下巴的秘密

脊椎动物“从鱼到人”演化史中颌与牙齿的早期演化有了新实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等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在重庆秀山地区发现了这块重要的化石。2021-06-24 09:17

“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

如今,各种“方言梗”在几大短视频平台上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全球化和城镇化的高速进程中,方言日渐式微,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现已成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2021-06-24 09:05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