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宫》陈建斌演绎故宫人的坚守

今晚,由爱奇艺全网独播的《上新了·故宫》将播出第九期,也是进宫录制的最后一期。故宫承载着中国千百年文化,彰显着前人的魅力,而这背后一直都存在的是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守护群体,他们就是故宫人。想了解更多故宫精彩故事,敬请关注每周一12点爱奇艺VIP会员专享《上新了·故宫》会员版。

《上新了·故宫》陈建斌演绎故宫人的坚守

来源:中华网娱乐    2019-01-04 13:02
来源: 中华网娱乐
2019-01-04 13: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晚,由爱奇艺全网独播的《上新了·故宫》将播出第九期,也是进宫录制的最后一期。在上一期节目中,“晴格格”王艳重回故宫,化身白月光富察皇后上演“温柔杀”,与周一围互飙演技,生动诠释了国宝《四库全书》颇为传奇的“前世今生”,引网友纷纷大呼过瘾。在今晚播出的节目中,故宫兄弟邓伦、周一围和“雍正”饰演者陈建斌、“仪贵人”韩丹彤将进宫寻找“最重”文物,并精彩演绎了肩负文脉守护重任,二十五年如一日坚守的故宫人。

“中年淘气”陈建斌花式逛故宫冷酷雍正变身长情故宫人

还未从《四库全书》的传奇经历震撼中回神的邓伦和周一围,这次又接到了更有难度的任务——在“文物南迁”的19557箱文物中找到最“重”的文物。而这次一起组队的队友分别是“雍正皇帝”陈建斌和“仪贵人”韩丹彤。

一贯以冷漠、严肃形象出镜的陈建斌,回到“故宫老家”后,一改之前“冷酷,无情,不允许嫔妃无理取闹”的形象,秒变好奇大叔,处处觉得新奇,开启疑问三连“哇,宝藏,这是真的吗”“这个是什么,是真的吗”“这个也都是真家伙吗”……反差萌十足,不仅真情实感觉得文物箱里发霉的草席散发阵阵青草香,还在工作人员问询是否看出文物的奥妙时,傲娇表示“我们在上面认出了几个字而已”,简直就是“中年淘气本淘”。

而在本期《上新了·故宫》中,金马影帝陈建斌也是极好的展现出了老戏骨游刃有余的演技拿捏技术。与《甄嬛传》中沉浮颇深、敏感多疑的帝王形象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此次饰演的故宫人是以二十五年甚的时光,甚至是生命,来守护文物岁月里的辗转艰辛以及忠于国家、坚守文脉的心路历程。当“冷酷雍正”摇身一变成为“长情故宫人”,陈建斌在“中年正气”和“中年淘气”自由切换时,这其中的反差转换到底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

  “故宫文物历险记”堪称奇迹最“重”文物疑似一吨重“石头”?

故宫承载着中国千百年文化,彰显着前人的魅力,而这背后一直都存在的是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守护群体,他们就是故宫人。1933年—1958年的“文物南迁”,就是故宫人对故宫文物倾注毕生心血的最好佐证。1933年2月5日的深夜,13427箱故宫文物陆续从神武门广场起运,它们坐过金陵的火车,看过秦岭的雪,划过岷江的竹筏,藏过安顺的山洞,住过峨眉的寺庙和安谷的祠堂……在长达25年的文物南迁中,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却无一损坏,更无一丢失,这都是故宫人的功劳。

在这种运输条件下,运输书籍字画以及青铜瓷器尚且艰难,而最让大家惊讶的是,共计十座且每件重达一吨的“岐阳石鼓”也在文物南迁之列。在人力物力如此匮乏的抗战年代,这些故宫人如何攻克种种难题让“重量级”文物在二十五年间辗转各地又回到故宫?“岐阳石鼓”是否就是“故宫文物历险记”中“最重”的文物?而所谓的“重”究竟代表了什么?

比起故宫文物工艺之精湛带给人们的震撼,文物留存背后,那些默默奉献,为了文脉流落他乡与亲人不复相见的故宫人的故事也许更叫人深思。邓伦、周一围能够找到文物南迁的“最重”文物吗?“文物南迁”为何被称作世界文物保护史上的奇迹?今晚爱奇艺《上新了·故宫》即将揭晓!想了解更多故宫精彩故事,敬请关注每周一12点爱奇艺VIP会员专享《上新了·故宫》会员版。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