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科幻》科幻与诗意精彩碰撞

在传统的阅读中,孩子们接触比较多的幻想文学应该是童话,但童话的幻想是注定要破灭的幻想,其实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童话破灭的过程,我们在成长的岁月中渐渐明白,动物不会说话,植物没有灵魂,石头和河流也不会有生命。

《给孩子的科幻》科幻与诗意精彩碰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2019-01-04 10:54
2019-01-04 10: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传统的阅读中,孩子们接触比较多的幻想文学应该是童话,但童话的幻想是注定要破灭的幻想,其实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童话破灭的过程,我们在成长的岁月中渐渐明白,动物不会说话,植物没有灵魂,石头和河流也不会有生命。但科幻不同,科学幻想走着一条与童话幻想相反的路,如果孩子们读过科幻,随着他们的成长,科学幻想不会破灭,反而变得越来越真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想象变为现实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比如给孩子们推荐最多的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其中的幻想已经大多变为现实。所以,科幻小说会以与童话完全不同的方式,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思想可能渐渐僵化,这与身体里的血管硬化一样,将构成最大的人生危机。思想僵化有多种表现,其中最本质的是对现实和未来的认识:认为现实只有一种可能,眼前的世界是顺理成章的存在,就该是这个样子;认为未来也只有一种,从现实直线推导出去就能看到未来。而科幻小说能够避免这种僵化,它带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世界其实具有多种甚至无限的可能性。首先,现实世界远不止我们眼睛看到的这些,广阔的宇宙中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现实和形态各异的世界;未来也同样具有无限多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未来并不是由现实线性推导出来的,科技的发展可能产生难以想象的突变,进而产生难以想象的未来,科幻小说只是描述了这众多可能性中的一小部分。这种科幻的思维方式使孩子们的世界观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创新成为思维的常态。

作为编者之一,我为这本选集所选的科幻小说,侧重于描述科技创造新世界的作品。以往有一种误解,认为科幻小说中的科技内容可能构成小读者的阅读障碍,有时候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另一方面,相对成人,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一些有悖于常识的科学理论,而超越常识正是现代前沿科学的一大特点。这就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越是现代的和前沿的科学理论,如量子力学中微观世界的诡异现象等,孩子们反而比成人更容易接受。在这里,关键在于科幻作品如何表现科学内容,如何把科学知识转化为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这本给孩子看的科幻书充满了诗意,这种科幻的诗意不同于传统的诗意,它更加广阔宏伟,有许多全新的来自科幻想象的美和意境。希望这本书能够引领孩子们走进科幻世界,给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增添更多可能性。

(《给孩子的科幻》 刘慈欣 韩松 选编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9月出版)

(刘慈欣)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