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漫卷书香永》由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刘硕良编注,生动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文学引进和翻译的一段历史。该书选辑了450多人的788封书信,最早的一封信写于1980年。书信来源广泛,背景生动,时代色彩鲜明,从多角度对改革开放大潮漫卷下的社会风习、阅读生活、出版动向、编辑空间等作了真实反映,为研究当代社会、文化、出版史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一手资料。
聂震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春潮漫卷书香永》这部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编注起来不容易,那么多信要做认真的编选,给七八百封来信一一设置标题,让人光看目录就能一览全书的五光十色,真是用心良苦,这就是一个出版家的工作状态、工作精神。这种认真态度,是对书信作者最好的致敬。
刘硕良先生抓选题的能力很强,不仅译者选得准,译文编辑也挑得严。这部书出版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既是向改革开放40周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的一部书,也是向外国文学专家和外国文学翻译家致敬的一部书。
马国仓(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漓江出版社以“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为代表的文学精品,一直以来为读者所称道。刘硕良先生的新书《春潮漫卷书香永》,是近年来漓江出版社狠抓优秀图书出版的一个缩影。
出版是以图书为载体,记录历史、传承历史的行业。因而,出版业是非常能体现时代变迁、历史发展的,刘硕良先生用情用心为我们保存并展现了近40年的书信记忆。作品从文学出版,特别是外国文学出版的角度,以小见大地展现了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业发展的珍贵史料,是一部高度浓缩的出版史。
董秀玉(北京三联书店原总经理):看到刘硕良先生给我寄来的这部书,我很感动。出版人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他能够把这些信都留下来,能够把它辛辛苦苦整理出来,就是一生事业、一生志向的总结。因为从这里看到,刘硕良先生真是一个爱书、编书成瘾的老编辑。
这部书编得用心,对每一封信刘硕良先生都很珍惜。反过来看,正因为他在过去的工作当中,对每一位译者、读者、作者都尊重、感恩,才能做到这一点。刘硕良先生熟悉好多名作家、名翻译家,很了不起。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编辑,能够联合那么多作者,有那么多好选题,这非常难得。
(《春潮漫卷书香永》 刘硕良 编注 漓江出版社 2018年12月出版)
(王漓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