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的唐宋诗》走进经典 启迪诗心

阿鸣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上午要送他上学,在路上有15分钟的车程。本书所选,大致在情感上,以低龄孩子理解范围内为主,更偏重诗中的趣味。最后想说,不要期望孩子因为读了诗,就会有什么改变,不要抱着功利心去读诗,它只是我们生活本身的一部分,并且一直都是。

《讲给孩子的唐宋诗》走进经典 启迪诗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2019-01-04 10:57
2019-01-04 10: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阿鸣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上午要送他上学,在路上有15分钟的车程。一大早,我们母子俩也不知道说什么话,车里安静无声。有天我突然想,要不就背背诗吧。背完之后担心他听不懂,就用比较调皮的口吻逐句解释,他似乎也能听得进去,有时候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讲“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时,他说希望是北风吹南风,因为这样会下雪。讲“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时,他说不是抱琴,应该是抱碗,因为还要再来喝酒。我当然没有去纠正他,就让他天马行空地去想吧。

当然,阿鸣从小就听我背过一些诗了。不是专门背给他听的,很多时候,其实是背给我自己听的,是利用起无聊的哄睡时间罢了。阿鸣几个月大的时候,我自己在背《圆圆曲》,他只要听上两遍,也就睡着了。低龄的孩子,会更加容易喜欢上这些抑扬顿挫又押韵的句子。

听这些对孩子来说有什么用吗?最多就是让他相对喜欢有节奏感、有韵律的句子罢了。兴起的时候,阿鸣会摇头晃脑地造句,7个字7个字地,全然不通,然而自己念得头头是道,觉得很好玩。有时候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时,除了要我讲故事、唱歌外,也会要我背诗给他听。

有一次他做错事了,我非常生气,他又在一边哭得停不下来,让人非常烦躁。他突然跟我说:“妈妈你背诗给我听吧。”我顿时就呆住了,仿佛福至心灵,马上收拾情绪去读一首熟悉的《黄鹤楼》,诗读出来,自己已然没那么生气,阿鸣也安静了下来。也许他并不是想要听读诗,只是聪明地觉得,背诗可以让愤怒的妈妈安静下来,不再那么可怕吧。事后想想,我真佩服他当时的机智。

所以,诗歌是拿来干什么的呢?不是为了让你有多么博学,而是为了在平凡的哀乐相并的生活中,获得那一点点来自心灵的力量吧。

关于这本书,还有几点需要说明。

本书所选,大致在情感上,以低龄孩子理解范围内为主,更偏重诗中的趣味。在诗体上,以绝句为主,间有律诗。绝句短小精悍,流美生动,表现的场景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律诗对仗精巧,韵律严整,方便孩子培养语感。

这本书中,相对来说,是用了更为生活化和日常的语言,让孩子去感受古典诗歌的美感和动人的情感。就体例而言,大体每篇选诗两首,题材上相对接近,有一定的对比性。诗的解释主要从孩子的角度去写,口吻相对调皮可爱。篇中尽量择选了与诗句相关的古画,希望读者通过古人的画面,领略到诗中意境之一二。

最后想说,不要期望孩子因为读了诗,就会有什么改变,不要抱着功利心去读诗,它只是我们生活本身的一部分,并且一直都是。

(《讲给孩子的唐宋诗》 谢韩 著 唐寅 等 绘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12月出版)

(谢韩)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