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大方得有点过头了

按照原定展览时间,1月16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在东京国立博物院正式展出。两岸民众对于此次《祭侄文稿》外借的愤怒,不仅因为文物本身的价值,还有笔墨背后的家国情怀。

台北故宫大方得有点过头了

来源: 北京日报
2019-01-16 08: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牛春梅

按照原定展览时间,1月16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在东京国立博物院正式展出。能够直面完好保存了一千多年的中国现存最好的行书作品,日本的观众可谓有福了,但隔海旁观的两岸中国人却都揪心了。

博物馆之间展品交流看似正常,让更多人看到人类历史上杰出的文化艺术作品,分享人类智慧结晶也无可厚非。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成书至今已有1261年。行话说“纸寿千年绢五百”,也就是说如今它已到了最为脆弱的时刻,每一次展出都会带来一定的损伤。在大陆,对像《祭侄文稿》这样珍贵的文物亦规定“元代以前的书画、丝作品都被禁止出国(境)展览”。可以说台北故宫此次的出借,是超出文物保护常识的低级错误。

你要说台北故宫没有文物保护常识,也并非实情。《祭侄文稿》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早就被定为限制展出的珍贵文物,每次展出不超过42天,展出一次后得休息三年,上一次馆内展出还是2011年,外借展出则是1997年赴美国。在馆内尚且如此小心翼翼地保护,又怎么轻易舍得外借呢?

或许我们可以揣测,台北故宫对于自己的行为其实是非常明白的,也能想象得到网友们会给出怎样的反应,否则不会没有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就悄悄签约,不会如此低调尽力不引起大众的注意。若不是日本街头的展览海报被发现,大概他们会让整件事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借出展品却不敢宣扬,这样的借出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吗?或是背后还有更多见不得人的考虑?

两岸民众对于此次《祭侄文稿》外借的愤怒,不仅因为文物本身的价值,还有笔墨背后的家国情怀。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饱含感情的真迹,是他因为国家山河零落、亲人惨遭屠戮,于无比悲愤之际挥毫而成。令人扼腕的是颜真卿本人最后也死于叛军敌营,其高贵人格可歌可泣。《祭侄文稿》背后所包含的民族情感,即使相隔两岸,也能够感同身受。

《祭侄文稿》虽由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但不管是从文物价值还是民族情感来看,它都是整个中华民族共有的宝贵财富。台北故宫此次轻率出借,不仅违背文保从业者的操守,也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如今民众问责到头上,负责人又彼此推诿,“临时工”不能承担重责,就让前任院长来扛。可前任真的能扛得起这样重要的责任吗?

(牛春梅)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