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发掘秦墓75座 发现中西交流特色琉璃珠

(记者 田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2日透露,为配合当地建设项目,考古人员在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境内发掘一批战国秦汉墓,其中秦墓75座,包括大量中小型墓葬和两座规模较大的墓葬。

陕西咸阳发掘秦墓75座 发现中西交流特色琉璃珠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1-22 13:5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9-01-22 13: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秦墓发掘现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中新网西安1月22日电 (记者 田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2日透露,为配合当地建设项目,考古人员在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境内发掘一批战国秦汉墓,其中秦墓75座,包括大量中小型墓葬和两座规模较大的墓葬。

据介绍,专家对墓葬的人骨进行初步的整理、研究后发现,这批墓葬中保存有63例人骨,39例个体的保存程度不足25%,20例个体的保存程度介于25%到75%之间,4例个体保存较好,保存程度大于75%。

出土的琉璃珠。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一座规模较大的墓葬为竖穴墓道洞室墓,墓道口大底小,为斗形。墓室在墓道东部,长约6米,宽约3米;葬具为一椁两棺,出土随葬器物有鼎、壶、扁壶等铜礼器,以及大量的车马器、兵器等,棺内出土有数量丰富的玉器,未发现有人骨遗存。据了解,这座墓葬是秦咸阳城遗址周围地区保存较好的少数高等级秦墓之一。

出土的铜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其中,发现兵器有铸有巴蜀式符号的铜矛、错金银鸟虫书的吴越式戈、楚式戈,还发现有中西交流特色的琉璃珠,显示墓主生前是一名武将,出土器物的多元性说明战国时期列国交流的频繁,包括和平的或战争的方式。

出土的玉鱼。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出土的铜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这座高等级秦墓的发掘过程中,现场文物提取有文物保护人员全程参与,使考古现场文物信息记录与提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多学科交叉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出土文物室内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专家表示,此次秦墓的发掘对研究秦墓地制度、秦人社会层级结构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完)

(田进)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