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岂能成为明星的营销标签

接连几天,演员翟天临因被质疑博士含金量不高、注水量十足,而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演员也好,明星也好,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踏上研学这条路,无论是谁,诚心向学、诚信治学才是正道。

“高学历”岂能成为明星的营销标签

来源:文汇报    2019-02-12 09:14
来源: 文汇报
2019-02-12 09: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学历是个虚妄的符号还是真材实料的证明?学术是条笃志明德、诚信为本的潜行之道,还是娱乐工业流程中用来营销的高音喇叭?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应当修炼真学识还是借学历自我包装镀金?这些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却被一部分人本末倒置了。

接连几天,演员翟天临因被质疑博士含金量不高、注水量十足,而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网友们不仅全网查找他博士论文的踪影,还对其发表过的硕士论文进行查重率检测,甚至还扒出了当年高考成绩。一时间,这名曾因“学霸”背景而被誉为演艺圈正能量的演员,被“学术造假”的乌云笼罩。

平心而论,身为演员的翟天临是够格的。他用心琢磨演技,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他在电视剧《白鹿原》中对白孝文一角的塑造颇值得称道。相比那些只知炒作的明星,他在专业上的表现有目共睹。

但做好一名演员的同时,翟天临也是个拥有正规院校学历的博士。既是研究人员,就要接受学术界的尺度衡量。遗憾的是,在学术的标尺下,似乎有些经不住考验了。博士论文在核心期刊的公开发表中查无结果?这是学术造诣上不够扎实;硕士论文被质疑有抄袭之嫌?这是学术诚信上失了底线……

目前,相关院校尚未就“学术造假”问题给出调查结果,但已经可以打上问号的是:演员为什么而学?如何学?

毋庸置疑,在繁忙的演艺生涯中回学校再深造、自我充值,求学好学博学,是好事一桩。国内外不少演员的高学历都为粉丝津津乐道,成为演艺圈诸人值得见贤思齐的榜样。但正如率先对翟天临举证质疑的那位博士所言,博士绝非轻飘飘的荣誉称号,学术更不是一部分人用来自抬身价、装点门面的镀金名片,“若不专心治学却贪恋学者之名,是令人心痛且愤恨的”。原本,翟天临在微博上晒晒学历,自我鼓励的同时也与粉丝分享喜悦,并无不可。但当“博士”头衔被当成炫耀的砝码屡屡与某部作品、某项综艺的宣传挂钩,卷入娱乐工业流程,沦为其经纪团队打开市场的高音喇叭,事情就已荒腔走板了。

作为我国学历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博士叩开的是一扇通往学术金字塔的小门,攀爬的是一条山高谷深、道路崎岖的蜀道。而正如翟天临自己曾经说过的,读书不是为了获取更好的社会价值,也不是为了证明社会地位或更高的学历、好的口碑,“它仅仅是一个求知的过程”。

多点对学术、对规则的敬畏心,少些对虚名、对利益的得失心,才能真正当得起演艺圈催人奋进的正能量。演员也好,明星也好,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踏上研学这条路,无论是谁,诚心向学、诚信治学才是正道。

(王彦)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