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十余万游人冒雨“赶”庙会 看民俗巡游“品”年味

热闹的“泰伯庙会”也吸引了不少在此居住的外国友人关注,图为外国友人参与巡游。2007年,“泰伯庙会”被列为第一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泰伯庙会”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底,“泰伯庙会”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无锡十余万游人冒雨“赶”庙会 看民俗巡游“品”年味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2-13 18:3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9-02-13 18: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无锡十余万游人冒雨“赶”庙会看民俗巡游“品”年味

虽然下着小雨,但“浇不灭”人们赶庙会的热情。孙权摄

(新春走基层)无锡十余万游人冒雨“赶”庙会 看民俗巡游“品”年味

中新网无锡2月13日电 (记者 孙权)2月13日,正月初九。一年一度的“泰伯庙会”在吴文化发源地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举行。尽管当天空中飘着细雨,但热闹的民俗巡游、趣味十足的非遗嘉年华和众多送文化下乡惠民演出一起“扎堆”亮相,仍是吸引了无锡及周边城市的十余万游人齐聚此间,在正月里走亲访友“品”年味。

图为等待民俗巡游的游人与市民们挤满了道路两侧。孙权 摄

图为巡游队伍的中的“高跷抬阁”表演。孙权 摄

每年正月初九,梅村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泰伯庙会”,弘扬泰伯三让天下的至德精神,纪念先祖开发江南的历史功勋。每年的这一天,四乡百姓纷纷前来游泰伯庙、焚香参拜“让王爷”,世界至德宗亲十二姓氏(吴、周、蔡、江、汪、柯、辛、翁、曹、洪、方、龚)之后裔也纷纷来到梅村,以各种形式归宗祭祖。

河南来的艺术团助阵“泰伯庙会”。孙权 摄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泰伯庙会”主题是“江南源·吴歌里·春在梅里”。作为江南地区每年开春后的第一个庙会,“泰伯庙会”在历经社会变迁后,已逐渐成为融祭祀仪式、探亲访友、农贸集市和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民间集会活动。

热闹的“泰伯庙会”也吸引了不少在此居住的外国友人关注,图为外国友人参与巡游。 孙权 摄

今年的“泰伯庙会”现场,民俗巡游无疑是“最红”的一个环节。记者在现场看到,今日一早,梅村街道的梅里中路两侧就挤满了“慕名前来”的游客,他们拿出手机、相机,拍摄着“人山人海”的一幕。

无锡本地的美食、小吃也跟着巡游队伍亮相。孙权 摄

“我在无锡市区做生意,听说这里有庙会,就带孩子来看看。”来自西安的曲先生告诉记者,高跷抬阁、花篮迎春、舞狮子这些节目是他儿时的“记忆”,如今他带着3岁的儿子跟着巡游队伍走了一路,既是怀旧,也是“亲子教育”的一种实践。

精彩的民俗巡游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孙权 摄

76岁的周大爷是梅村本地人,当他看到“渔翁戏蚌”这支巡游队伍时,兴奋地跟身边的晚辈“科普”了起来:“这是老法头里(吴地发言,指以前)农闲时经常看到的演出,对演员的精神状态和表演技艺都有要求,好多年没见着了,模样没变。”

着古装出行的学生们一亮相,也成为人们眼中的风景线。孙权 摄

不光是外地人来的多,无锡市区也有很多人每年是“定点”要来梅村“赶”庙会。“不图别的,就图一个热闹。现在对吃喝没什么太多的讲究,就是缺一种‘仪式感’。对我们这家子来说,过年不来梅村走一走,感觉这年跟没过似的。”无锡市民陈女士说,自打她记事起,家人总会在正月初九这天来梅村“走亲戚”,吃个饭、买点糕团,逛上一圈之后回无锡市里。现在她已结婚生子,也依然保留着这个“好传统”。

“各路神仙”也扎堆亮相庙会巡游活动现场。孙权 摄

对此,“泰伯庙会”的主办方工作人员认为,庙会既是一次群众广泛参与的、属于每一位热爱生活的市民们的“节日”,也是梅村全面展示自身崭新形象的重要机会。所以,“泰伯庙会”从2010年开始增设民俗巡游、元宵灯谜会等传统活动,意在鼓励普通市民共同参与,并希冀成为“交流的平台、情感的纽带、文化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泰伯庙会”的热闹一点不为过。 孙权 摄

据悉,“泰伯庙会”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一直以来都是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载体。2007年,“泰伯庙会”被列为第一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泰伯庙会”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底,“泰伯庙会”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孙权)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