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未来场景是怎样搭建的?

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近日在朋友圈持续刷屏。浩瀚宇宙中,地球在一万台行星发动机的助推下开启“流浪之旅”,行星发动机的视觉元素是在影视产业园12号摄影棚置景拍摄的。

《流浪地球》中未来场景是怎样搭建的?

来源:新华网    2019-02-17 09:11
来源: 新华网
2019-02-17 09: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流浪地球》中未来场景是怎样搭建的?

8座摄影棚玩转电影魔术,《流浪地球》中未来场景是怎样搭建的?

新华社青岛2月16日电(记者张旭东)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近日在朋友圈持续刷屏。记者从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了解到,《流浪地球》2017年在东方影都开机拍摄,使用了影视产业园8座摄影棚,置景车间加工制作了1万多件道具,置景延展面积近10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足球场,包括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等都是实景搭建。

据介绍,电影开篇为整个地下城的长镜头,围绕着一棵倒掉的大树,有书店、小吃店、舞龙、彩灯等场景,这组镜头是在影视产业园20号摄影棚中完成拍摄的。电影中大量的雪景也是在这里拍摄的,而漫天的飞雪是阻燃、可降解的纸雪。

浩瀚宇宙中,地球在一万台行星发动机的助推下开启“流浪之旅”,行星发动机的视觉元素是在影视产业园12号摄影棚置景拍摄的。为呈现地球在太空流浪的奇观,美术团队从线稿、上色到动态预览,设计了十几版方案,对置景车间的细节精雕细琢。

《流浪地球》中太空舱的精密仪器和设备,满满的“科技范”。这个太空舱又是如何制成的呢?

《流浪地球》制片人王鸿介绍,在影视产业园2号摄影棚搭建太空舱前,国内置景师几乎没有搭建过太空舱场景,于是剧组把曾经给宁浩导演搭建的小太空舱带到影视产业园。但小太空舱不能满足电影拍摄需求,所以美术组同事又自己摸索设计搭建了大型太空舱。

在太空舱制作过程中,由于电影筹备时间紧张,影视产业园204置景车间的雕刻机从未停下工作,不间断雕刻组装。从2018年2月22日开始设计搭建,历时近两个月,影视产业园2号摄影棚中诞生了电影中精致的太空舱。

为呈现小说中对于宇宙空间的遐想,《流浪地球》剧组完成了上万件道具的制作。其中,外骨骼装甲邀请好莱坞特效公司维塔工作室制作。由于外骨骼装甲太沉,动作很难伸展到位,演员每次都在挑战极限。在影视产业园附属用房中,“龙门架”应运而生,这些架子负责将外骨骼装甲挂起,分担重量。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已经建成40个世界顶级摄影棚,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1万平方米摄影棚和室内外合一的水下影棚。除了热映的《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环太平洋2》《一出好戏》等大制作影片也是从这里走上银幕,《太空2049》《天星书》《神雕》将陆续进驻拍摄。

(张旭东)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