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契合中国观众胃口

一趟跨越种族歧视的美国南方之旅,两个在摩擦中达成和解的最佳“损友”,影片《绿皮书》自从上周五公映以来,用笑中带泪的剧情、扎实丰满的人物和细节征服了中国观众。“奥斯卡获奖影片的质量都不错,但以往在中国市场的反响不太理想,比如2012年上映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内地票房才六百多万元。

《绿皮书》契合中国观众胃口

来源:北京日报    2019-03-04 08:29
来源: 北京日报
2019-03-04 08: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绿皮书》里两位主角跨越种族歧视的友情非常动人。

一趟跨越种族歧视的美国南方之旅,两个在摩擦中达成和解的最佳“损友”,影片《绿皮书》自从上周五公映以来,用笑中带泪的剧情、扎实丰满的人物和细节征服了中国观众。该片刚刚在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三项大奖,三天后便登陆内地院线,创下引进速度最快的奥斯卡获奖影片纪录。上映三天总票房破亿元,豆瓣评分高达8.9分,也让该片成为近几年商业上最成功、口碑最佳的奥斯卡获奖影片。

网友“肉丝徐”表示,自己无意中在网上刷到了这部影片,被故事简介吸引而买了首映当天的票,第二天就听到了该片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消息,一开始还担心剧情会充斥好莱坞老桥段,但看完后觉得十分惊喜。“影片并没有过度宣扬种族主义的负面情绪,或者把剧情刻意搞得跌宕起伏惊险异常,而是让两位男主角在困境中激发友情。我从故事里看到的,是尊重与自我尊重。最暖心的是,即使身边可能有无数不理解、不尊重你的人,也有愿意与你分享爱与笑容的人。”

按照以往的情况,《绿皮书》只能被归入小众文艺片那一类,“卖相”并不好:既没有中国观众熟悉的好莱坞明星,也没有大场面和顶尖特效,故事背景还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无论时间还是地点,对国内观众来说都比较陌生。但从上周五公映以来,该片的排片占比和票房都不错,仅次于《阿丽塔》和《驯龙高手3》两部进口大片,而且三部影片中,《绿皮书》的上座率每天都是最高的。截至昨天下午,该片累计票房破亿元,猫眼专业版对其的最终票房预测已达3.25亿元,远超去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三块广告牌》和《水形物语》。

“奥斯卡获奖影片的质量都不错,但以往在中国市场的反响不太理想,比如2012年上映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内地票房才六百多万元。这次《绿皮书》的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部影片很对中国观众胃口。”影评人韩浩月说,该片受中国观众喜欢的原因首先在于喜剧效果出色。“影片的笑点设定比较符合中国观众现阶段对喜剧片的认知和要求,比如片中是白人给黑人当司机,就与一般人心目中黑人应该为白人服务的印象调了个个儿,这种由戏剧冲突造成的喜剧性,让人想起开心麻花的模式。影片还大量运用反转手法,营造出很多意料之外的笑点,国内观众也很吃这一套。”

片中有一场吃炸鸡的戏,钢琴家一开始态度坚决地拒吃,到最后实在受不了司机的“引诱”,不顾形象地大快朵颐,甚至“放飞自我”,将骨头丢出车窗。这场戏被许多网友评价为全片印象最深的地方,放到此处时,影厅观众无不连连大笑。还有网友调侃:“没有什么是吃一顿炸鸡解决不了的。”这场戏甚至带起了一轮炸鸡热,许多影院旁边的炸鸡店都排起了队,太平洋影院甚至与肯德基开展合作,允许观众看《绿皮书》时带炸鸡入场。

韩浩月认为,影片传递的主题和情感,也容易引起中国观众共鸣。“这部电影虽然讲的是种族冲突、阶层隔离的主题,但其中不同人之间存在的偏见、误解和交流不畅等问题,在中国社会也有,观众在看的过程中也能隐约感受到。”另外,两位男主角“损友”模式的感情,也让中国男观众觉得熟悉;片中丈夫在信中对妻子笨拙的情感表达含蓄又温柔。“无论友情还是亲情都让中国观众觉得很亲切,跟大多数美国电影里热烈直接的情感表达不一样。”

该片的成功,反映出奥斯卡在国内的关注度日渐提高。北京某影院经理张淼分析,这一现象首先是由于中国电影近几年持续火爆,大众关注度较高,因此国内外各大电影奖项也往往成为舆论热点。“《绿皮书》大卖,也跟现在观影人群更加年轻化有关。中国观众已经没有‘看电影一定要看进口大片’这样的观念了,口碑好、获过奖都能成为观影的首要动力。奥斯卡获奖影片从2016年的《荒野猎人》起就关注度大增,《爱乐之城》《水形物语》《三块广告牌》的影响也很大,《绿皮书》则是一次爆发。”记者 袁云儿

(袁云儿)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