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建立与公众的“超级链接”

前几天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最好的保护。随着近年来文博事业发展带来的博物馆热,人们在领略文物之美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文物从被发掘到被修复,再到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整个过程。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文物知识的普及获得了更多更新的渠道,创造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建立与公众的“超级链接”

来源: 人民日报
2019-03-19 08: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建立文物与公众的“超级链接”(人民时评)

前几天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最好的保护。针对我国文物修复保护人才匮乏的问题,有政协委员表示,将建设“文物医学院”,培养更多“文物医生”。代表委员们的建言献策,让更多人关注文物保护利用的话题。

随着近年来文博事业发展带来的博物馆热,人们在领略文物之美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文物从被发掘到被修复,再到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整个过程。不久前,一个以“修复文物,遇见文明”为主题的H5成了“爆款”。这一新媒体作品展现了三星堆出土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陶三足炊器,以及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等3件代表性文物的修复过程。网友只要轻触手机屏幕,就可以“亲手”完成文物的修复工作,从而感受文物修复的独特魅力。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文物知识的普及获得了更多更新的渠道,创造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2017年举行的国际建筑博览会上,人们欣赏到了敦煌莫高窟精美的洞窟壁画,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莫高窟的人流、壁画实时环境状况,也一同通过数字传输同步呈现;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用三维高清采集、三维打印等技术,将临潼的兵马俑请到了乌镇,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它,还可以与它亲切握手。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