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关首次移交76件罚没古生物化石

27日,北京海关将近年来查获的76件罚没化石及古生物制品依法向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办理移交,并由北京自然博物馆接收保管。这是2012年《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颁布以来,北京海关与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展的首次移交工作。

北京海关首次移交76件罚没古生物化石

来源:新华网    2019-03-27 19:06
来源: 新华网
2019-03-27 19: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北京海关首次移交76件罚没古生物化石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鲁畅、王晓洁)27日,北京海关将近年来查获的76件罚没化石及古生物制品依法向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办理移交,并由北京自然博物馆接收保管。这是2012年《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颁布以来,北京海关与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展的首次移交工作。

记者了解到,这批化石及古生物制品产地来自全国多个地区,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至500多万年前的上新世,包括三叶虫、直角石、海胆、狼鳍鱼、陆龟、鹿头骨、乳齿象臼齿等多个门类。其中,长达2米多的中华震旦角石是我国华南地区距今约4.5亿年晚奥陶世的一种“标准化石”(可作为确定地层地质年代的已灭绝古动物或古植物化石),目前仅在中国产出。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所属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拥有单独设立的古生物库房和相关专业设备,具备专业的古生物化石修复、研究、展览和科普教育能力。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委员会书记方力介绍,这批化石到馆后将进行登记、编号,并尽快进行修复和鉴定。

“将罚没化石移交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用于展览展示和科研科普工作,不但能依法防范珍贵的化石资源流失,也有利于提高公众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意识,使化石及古生物制品真正发挥社会价值。”北京海关副关长徐福华说。

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批准运送、邮寄、携带古生物化石出境的,由海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鲁畅、王晓洁)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