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4月11日报道:上周,日本新年号“令和”一度成为热点,这一词选自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关于《万叶集》,还藏着一位才华横溢的和歌女作者,她就是额田女王。二十世纪日本文坛巨匠、芥川奖得主井上靖以她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额田女王》,今年4月份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这是该作首次翻译引进并在中文世界出版。
额田女王自身在日本历史上是有名的女流歌人,被称为万中无一的才女。她生活在与武则天同时代的日本,是位处今奈良地区大和朝廷的一位宫廷女官,专门主持神事,因擅长吟咏诗歌,经常奉天皇之命咏歌作诗。在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额田留下了文采斐然的十二首和歌。这些和歌的内容与当时的时事、风物紧密相连,也由井上靖之笔融入了小说中。
而额田女王自身的故事也非常曲折,她与日本的天智、天武两位天皇有着复杂的恩怨情仇。
据说,额田女王美貌多才,最早和中大兄皇子也即后来的天智天皇相恋,但不久后就爱上了恋人的弟弟大海人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天武天皇,还为其生下一女——十市皇女。然而,天智登基后,强把额田女王掳了过来,额田女王身在深宫,仍与天武藕断丝连。等到壬申之乱爆发,天武战败大友皇子登上宝座,又不客气地把额田女王抢回身边。可是此刻的额田女王,反而思念起过世的天智来,终日以泪洗面。这种复杂的三角关系,催生出多篇美丽的诗歌,都记录在《万叶集》中。
在《万叶集》之外,井上靖还参考了《日本书纪》《古事记》等史料,细致梳理了日本这个国家形成之初的历史,从大化改新、两次派遣遣唐使、数度迁都、出兵半岛、败战白村江,到壬申之乱,故事情节的展开犹如逐渐摊开的瑰丽画卷。在额田生活的年代,大和朝廷一方面极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数度远征虾夷(今北海道),另一方面派遣遣唐使,与大唐修好。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上新罗、高句丽、百济三足鼎立,在唐的支持下新罗灭百济,与百济关系密切的大和朝廷最终做出了对战唐与新罗联合军的决定。国际局势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内忧外患之下,额田女王作为奉持祭祀的女官,一直想保持身心洁净,虔心为国祝祷,但裹挟在最高权力者天智天皇和他的弟弟天武天皇之间,额田的态度变得捉摸不透。
小说围绕额田女王生动刻画了天皇、皇子、大臣、后宫妃子等人物群像,冷眼旁观的笔致又似作品的主人公不是具体的人物,而是时光和命运。如同一位读者的评论:额田在作品中被彻底沦为一个垂目俯视的符号,以洞若观火又难抑感性的女性姿态介入那段波谲云诡的历史。如此身临其境又抽离其外,这正是井上靖最精明之处,也是《额田女王》吸引读者的地方。
南京大学教授叶琳评价,井上靖历史小说的创作手法是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其历史小说的特色是忠实于史实又不拘泥于史实,用小说的想象力填补史料记载干涩、枯燥的不足,情节构思巧妙,场面宏大而不凌乱。
(熊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