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发展正当其时

由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已经达到4.32亿,人均数字阅读量达12.4本,人均单次阅读时长达71.3分钟。

数字阅读发展正当其时

2019-04-24 09: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由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已经达到4.32亿,人均数字阅读量达12.4本,人均单次阅读时长达71.3分钟。

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用户规模再创新高。无论从用户规模还是从用户时长上来看,都呈现出在新技术、新媒介、新生态影响下,人们日益旺盛多元的数字阅读和消费要求。

可以说,数字阅读发展正当其时,数字阅读未来大有可为。正如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在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的致辞所说,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一屏万卷”的时代,高质量的数字阅读有赖于优质出版内容和先进数字技术的有机结合。我们要深入研究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不断探索数字阅读发展新路径,不断推动数字阅读产业提质增效。要强化效果导向,把握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的传播方式,加强对数字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应用,构建社交化传播、精准化推送的体系,有效满足全媒体时代用户的需求。研究完善促进全民阅读的数字阅读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数字阅读条件,推动优质阅读内容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有效提升数字阅读的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导向引领和 政策扶持

据《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共建设了40余个省级数字图书馆,近500个地级市数字图书馆,城市覆盖率逾九成。目前全国各省市正在数字化基础上,积极推进阅读流程智能化。这一系列数字正是党和政府在服务数字阅读建设中所提供的有力保障的一个缩影。

据最新公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其中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上升明显。并且,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81.7%是18—49周岁人群。数字阅读正渐渐成为新时代的主要阅读选择。

对于数字阅读产业,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引导,逐渐强化渠道和内容的监管力度,持续完善数字阅读行业政策,扶持产业向良性发展。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指出,过去一年政策重点方向主要聚焦在强化质量意识,推动健康发展,加强版权保护,净化产业环境,构建全生态链,提升全民认知,提供发展支撑,促进项目落地。张毅君表示,随着数字阅读活动在全国范围广泛深入开展,截止到2018年年底,数字阅读用户的全民阅读活动参与度已高达78.4%,主要体现在阅读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宣传推广的垂直化、基层化,工作方法的标准化、科学化和全民阅读的常态化、法制化。

数字阅读作为全媒体时代新的阅读形态,覆盖面宽,影响广泛,坚持正确导向引领,让积极健康的数字阅读内容充盈网络空间,是促进数字产业阅读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

《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创建纪实》《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解放战争》《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种优秀电子书在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集中上线,对扩大主题内容数字化传播作出了有益尝试。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暨新华书店网上商城上线一周年之际,新华书店总店联合全国各省市新华书店,发挥新华书店网上商城线上线下融合优势,共同举办“新华书店网上商城首届读书大会”,开展以“新华万店共读‘我的祖国我的书’”为主题的系列阅读推广活动。

对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王飚认为,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文化内容的主流渠道,移动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随着管理引导及政策引领,数字阅读产业的行业自律意识将日益提升,更加注重导向把关,注重价值引领。”

张毅君表示,面向未来,政策仍将继续引导数字阅读质量水平的稳步提升,我国数字阅读产业发展重点将放在全民阅读、新兴出版、媒体融合等方面,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产业将得到持续发展。

在公益方面,数字阅读产业也正在助力文化扶贫和教育资源均衡。在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起了“公益性阅读资源捐助活动”,全国10家数字出版单位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部分中小学捐赠了电子阅读器、在线听书机、电子书等数字图书资源。可以说,数字农家书屋、数字阅读产品及活动在丰富文化扶贫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提高了文化扶贫工作的精准性。

构建良性数字阅读生态

内容质量一直是我国数字阅读发展的关键问题。据《白皮书》显示,近70%的数字阅读用户认为2018年的数字阅读内容质量有所提升。数字阅读产品数量大幅提升,仅网络文学总品种就超过1600万部,数字内容创作者的总人数从2015年的480万增长到2018年的862万。

数字阅读内容质量和数量的提升,离不开作者队伍规模的稳步增长,并且由于培训的跟进,带动了精品内容的创作。如鲁迅文学院作家培训班、咪咕文学院、好故事训练营等旨在进行创作技能培训,提升作者就业创业能力的培训班接连涌现。对此,张毅君表示,过去一年正是这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作者培训班,为数字阅读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在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管平潮看来,数字阅读要多出精品,才能抵抗短视频娱乐之类的冲击。作家蒋离子也认为,数字阅读发展到今天,早已演变成大众普遍接受的阅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作者如何创作精品,行业如何推动精品化项目,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根据《白皮书》调研数据,从数字阅读作品的题材来看,其中反映现实、贴近生活的作品更加受到用户的欢迎,这一趋势尤其体现在出版物数字化作品中。在网络原创作品中,都市生活类、职场商战类作品受欢迎程度较高。对此,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表示:“目前,在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网络文学的现实题材创作得到极大加强,改变了过去以幻想类、历史类小说为主的局面。现实题材创作的繁荣,使网络文学能够立足中国现实,讲述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经验,回答时代课题,从而发挥为国家和民族培根铸魂的作用。我们期待,网络文学能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数字阅读的普及。”

数字阅读内容质量的提升也进一步强化了读者的付费意愿。根据《白皮书》的数据显示,用户的付费意愿已经从2016年的60.3%上升到2018年的66.4%。并且各年龄段用户的实际付费金额是高于他们的付费意愿的,68.7%的电子书用户愿意付费区间为20元以上。对此,张毅君阐释道:“有的读者在付费之前不大情愿,但一旦找到一本好书,被书所吸引以后,其付费意愿就会超出原来的预期。”

“数字阅读需求不断丰富多元的同时,用户对数字内容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撑数字阅读各领域的原动力回归至内容本身,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内容才能获得市场认可。”王飚认为,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下,推动数字阅读企业加快内容深耕,加强对内容创作者的培育。出精品、传精品、读精品的数字阅读良性生态将逐步构建。

技术赋能阅读体验升级

创新提升数字阅读发展水平,技术发展催生数字阅读的新需求和新形态。从纸质阅读到数字阅读,从PC阅读到移动阅读,从读书时代到读屏时代,每一次阅读方式的发展进步,都是创新驱动的产物,都代表了阅读的发展方向。正如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所说,伴随着科学技术划时代的进步,全媒体融合发展为阅读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更为数字阅读的推广带来了不竭动力。

伴随着5G时代的来临,数字阅读又将呈现出怎样的阅读体验呢?《白皮书》认为,5G将推动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阅读将促进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文化交融进一步加速,阅读服务进一步精细,全场景沉浸式的数字阅读将带来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使读者随时、随地、随身、随心获取专业优质的阅读内容。

在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许多前沿5G阅读技术进行了展示。如AR与阅读的结合,佩戴AR眼镜观看书籍,书本文字内容之外的拓展内容的技术作为数字阅读的新载体出现在公众面前。听书功能与5GCPE结合、灵犀音响、智能绘本、华为折叠屏等一系列新技术产品惊艳亮相,与参会者亲密互动。

在王飚看来,5G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将推动数字阅读迎来发展的新高峰,同时为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数字阅读的深入应用创造了条件,将丰富数字内容形态和呈现方式,“图、文、声、像等多形态融合、沉浸式阅读体验成为数字阅读内容的新趋势”。

对此观点,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也表示认同,“就阅读体验而言,科技发展驱动数字阅读向沉浸式延伸。”他认为,如今数字传播技术带来的数字阅读、有声阅读、可视化阅读已超越传统阅读体验,图文、音频、视频及AR、VR技术的加入使阅读变得生动立体。“随着5G技术的落地,虚拟技术的提升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打造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将是数字阅读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刘昕看来,5G高速度、低延时、大容量的带动下,“万物皆可为媒介”,数字阅读的空间和场景会得到极大拓展,未来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对此,王飚也表示认同。他指出,伴随着物联网的加速应用,数字阅读场景将得以不断拓展,阅读的概念将得到进一步延展,万物互联网、万物皆屏的时代即将真正到来。

“深度数字化将大幅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在张毅君看来,阅读不仅仅局限在书本、手机、电脑等现有终端,未来各种终端阅读设备之间能无缝切换,智能手机、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都将成为阅读的载体,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随身随心获得专业优质的阅读内容。

随着5G商用的加速,多屏、多端的万物互联将会让屏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这样一个处处是屏幕的“屏民时代”,随时随地阅读,信手拈来的阅读,将成为阅读的常态。

(王漓鹂)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