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韩雪日前在宁波演出音乐剧《白夜行》前突然失声。主办方在开演前临时向观众宣布,该场演出将用上海首演的录音素材作为音源播放,韩雪将对口型演出,并请不能忍受的观众自愿退票。消息传出后,舆论场一片哗然:有网友认为韩雪属于假唱,触碰了音乐剧的艺术底线;也有人认为韩雪带病演出并做出说明,“本身还比较诚实”;有人则质问“音乐剧演出为何不安排B角?”
韩雪假唱事件表明,尽管中国音乐剧发展已近30年,但在怎样制作、安排演出,如何预防演员生病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1
受技术、开支影响
舞台演出不再真实
假唱是音乐剧成熟国家的行业大忌,从音乐剧在伦敦西区和美国百老汇诞生那天起,几乎所有的演出都是真实演出,即演员现场表演、乐队现场演奏。十几年前,中国一些原创音乐剧还能坚持现场乐队的真实演出,比如三宝作曲的原创音乐剧《蝶》和《王二的长征》等,都是现场乐队的演奏。如今,假唱和卡拉OK式演出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原创音乐剧演出的“常态”。
不仅中国原创音乐剧如此,就是引进版音乐剧,假唱也十分常见。法国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不久前来华演出,现场十分火爆,但绝大部分观众不知道或不想知道的是:该剧2008年在巴黎王子体育馆首演时,是有摇滚乐队现场伴奏的,而引进到中国的巡演版中,摇滚乐队消失了,作为替代品的是录好的摇滚乐伴奏。
中国市场的音乐剧,是如何逐渐丢失了真实演出这一舞台演出底线的呢?
技术层面的原因是目前能实现以伴奏带代替现场乐队和现场真唱,现代音响技术更是能够在舞台上隐藏假唱,使得观众对现场的演唱真假难辨。其次是中国电视晚会中假唱盛行,影响到音乐剧。此外,还有演员因声乐基础薄弱不能跟随现场乐队演唱,无奈只好假唱。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利益,包括取消现场乐队,都只是为了节省开支。今年,法国还有一部摇滚音乐剧《红与黑》将来中国巡演,并会把现场摇滚乐队也带来。这表明,并非外方不提供乐队,只是中方不愿为此承担巨额的花费。
问题2
明星加盟带动票房
却未必保障高质量
韩雪假唱事件还折射出当前音乐剧发展的一个误区——那就是“明星加盟能带动音乐剧的发展”。之所以在韩雪嗓音失声的时候依然要假唱演出,主办方无非是不希望为所有观众退票造成经济上更大的损失。毕竟,韩雪是明星、是公众人物,有很多粉丝是冲着她才来的。于是,主办方宁可不顾舞台演出真实性原则,也让韩雪坚持假唱演出。
实际上,音乐剧是多元素融合的高度综合艺术,仅靠一个流量明星并不一定能够保障演出高质量。郑云龙、阿云嘎等因为2018年参加电视节目《声入人心》而走红。之后,他们演出的音乐剧不管质量如何,票都瞬间售罄。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他们之前和现在的音乐剧演出,有很多唱伴奏带的,卡拉OK式的演出反而限制了他们现场真实演唱实力的展现。
显然,流量明星只能带动一时票房,换不来原创音乐剧的真正发展。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音乐剧的事实表明:音乐剧受到观众喜爱不在于明星出演,而在于综合艺术的高质量和真实的演出实力。
问题3
意外补救机制不完善
靠“作假”解决
韩雪假唱事件中,很多网友还质疑:“剧组为什么不安排B角演出,解决演出真实性的问题?”这其实是中国原创音乐剧演出乃至很多舞台艺术运作的老问题。在音乐剧发达的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每个剧组的主演都有A角和B角的设置:B角在平时演群众角色或若干场次的主角、A角出现意外时出任主演的替补,其演出的水准与A角相差无几。一般剧组在开票前就会把A角和B角的场次安排好,并让观众自己选择。如果确实只有一个人能演这个角色,那么当嗓音出了问题不能唱时,就只能取消演出。
在古典歌剧演出中,也时有意外发生,如2019年香港艺术节上,德国著名的莱比锡歌剧院演出瓦格纳的《唐豪瑟》,剧中扮演沃尔夫伦的歌唱家马库斯突然失声,无奈只得邀请另一位男中音歌唱家在舞台边上现场替唱,而马库斯在台上进行表演,保证演出完全是真唱。
反观国内的舞台剧演出,很多剧目没有设置B组演员,或者就像韩雪这样用假唱演出。这其实就是对于演出意外的补救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演出方靠着弄虚作假来解决问题。
真实是舞台剧的基本原则,观众买票就是为了看演员最真实的表演。韩雪虽然在临演出前向观众进行了解释,但毕竟是用还音演出了全剧,行动上还是违反了演出管理条例中杜绝假唱的条款,确实触碰了艺术道德的底线。
(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