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何以为家》,还有这些电影呈现了残酷童年

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上映一周,以1.8亿元票房成为这个档期的黑马。客观与主观镜头间的跳跃、场景间的不断切换,使得视觉效果极为突出,导演用充满诗性的镜头语言,引导观众探索隐藏在画面叙事背后的深刻含义。

除了《何以为家》,还有这些电影呈现了残酷童年

来源: 文汇报
2019-05-07 09: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上映一周,以1.8亿元票房成为这个档期的黑马。“无辜的孩子在这不公的世间受难”,这个主题不受时代和地域的限制,总能在普通人中引发共情。

这里列出的围绕“残酷童年”展开的几部电影,主角都是饱受动荡生活之苦的孩子们,或是随父母飘零的难民,或是被恐怖分子征用的娃娃兵,或是饱受战火摧残……童年之于这些孩子,是一场关于“活着”的鏖战。电影并没有能力改变残酷的现实,但它也许能像一束光,照进黑暗的角落,渗透到那些与命运搏斗的不屈人生中。

《猴子》2019

影片的主角是一群与世隔绝的青少年游击队,他们在一名侏儒教官的严格指导下学会了格斗技术和武器使用,教官离去之后,给他们留下任务要照管好一头母牛,以及一个说英语的女人质。这一段情节在充斥古怪仪式与山峦环境里推进,而母牛被射杀后,情节开始进入疯狂而难以预测的走向。从模糊不清的时间背景来看,影片似乎是在刻画一场正邪难分的战争。青少年游击队绑架了女工程师,而游击队领导自杀后,接任者独揽大权、肆意妄为,这个无政府的小团体就此陷入分裂状态,这一系列纠缠不清的、敌我难辨的混乱状况,正是影射哥伦比亚长达 60 年的残酷内战。

《午夜行者》2019

本片导演 Hassan Fazili 被塔利班悬赏通缉,携妻子和两个女儿开始了由阿富汗到匈牙利的逃亡之旅。三年的跌宕经历中,导演用一家人的生活细节拼凑出一部流亡生活实录。全片由三台手机拍摄完成,跨越 3500 英里的神奇旅程中,除了记录下战争背景下的难民现状,影片也对影像创作的虚实和目的性进行了反思。导演 Hassan 在电影里提到,当女儿 Zahra 失踪在丛林之中,作为电影人,创作的需求让他想要记录下可能出现的女儿的尸体;作为父亲,他又对此深恶痛绝。深刻的思考、身份的转换、快节奏的混剪,都是本片的精华与亮点。偷渡者、难民将自己描绘为午夜旅者,“我们能去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我失去影子的那天》2018

本片被类比为母亲版《美丽人生》。导演在这部处女作长片中,简单直率地落实“影子消失”的高概念,并留观众以解读空间。片中几乎没有暴力冲突血腥的画面,甚至除了家和流落荒野之外几乎没有战区的环境画面,仅在对白的只言片语和画外远处的爆炸声,就把比地狱还狰狞的战争传达得渗人无比,冷汗淋漓,充满无限留白的消失的影子可以用任何想象或形式去理解,所想如所见。导演用手持摄像头的纪录片手法,拍摄了一部近乎悬疑片的战争电影。

《恐怖分子的孩子》2017

这是第一部对恐怖分子进行近距离观察的纪录片,导演塔拉勒·德尔基是叙利亚人,在 2011 年开始了叙利亚内战之后,离开故土,流亡德国。2014 年,导演回到了他的家乡,伪装成同情圣战的战地记者,走进了一个叙利亚北部的恐怖分子家庭,在这个伊斯兰家庭中生活了两年多,用镜头讲述孩子们如何耳濡目染的在日常嬉戏中被恐怖主义行为方式影响。导演的镜头语言克制而冷静,在影片中宗教极端思想不是口号式的歇斯底里,而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生活方式。枪和炸药是他们的玩具,仇恨与毁灭是他们的教育,他们是恐怖分子的孩子,而他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培养成一个恐怖分子的。

《一袋弹子》2017

影片改编自法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瑟夫·若福的自传小说《弹子袋》。莫里斯和乔是一对年轻的犹太兄弟,父亲经营着一家理发店,一家人过着温馨又美满的生活。法国被德军占领之后,犹太人的处境越发困窘。所有犹太人应纳粹要求,必须在外衣上缝上一个黄色的六角星以示区别,强制的隔离激发了种族偏见,同学对他们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为了保护两兄弟,父亲命令他们逃难,一家人约定在尼斯汇合,父亲嘱咐他们不能告诉任何人自己的犹太人,两兄弟在旅途中亲眼看到了纳粹对犹太人民的迫害。逃亡之路漫长而艰难,兄弟二人凭借机智与勇气以及陌生人的帮助,一次又一次躲过了死亡的威胁,只为与家人再次团聚。

《流浪的尤莱克》2013

《流浪的尤莱克》改编自以色列作家尤里·奥莱夫 2001 年发表的同名作品, 8 岁的犹太小男孩尤莱克从华沙集中营中逃了出来,他躲藏在森林里面,并假装成是波兰孤儿在农场里打零工。尤莱克遇到了为了赏金而出卖他的人,也遇到了不惜一切愿意帮助他的人。不幸地尤莱克失去了一只胳膊,很难再找到工作,但他任然没有放弃希望。终于俄国军队来到了村庄,尤莱克甚至找到了一个愿意收留自己的家庭,然而他又一次遭到了背叛。尤莱克被人带回了他的家乡,但他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犹太人。身份认同的困境不止一次出现,也许当经历过战争中的波折欺负,尤莱克已经快要忘却父亲对自己的要求:“尤莱克,你要记住你是一个犹太人,你不能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但是,不论到了什么时候,即使你忘了自己的名字,忘了妈妈,忘了我,你也要在心里深深记住,你是犹太人。”

《再见,孩子们》1987

这是导演路易·马勒的童年半自传影片,获 1987 威尼斯金狮奖。此片以二战时期的法国为背景,讲述了二战末期德国依旧坚定不移地推行反犹政策。来自马赛的犹太孩子波奈特因此家破人亡,被送到法国的学校念书。在这里,他一直小心翼翼的保守着他的秘密,但还是因为新生的关系常常遭到同学戏弄。其中就有法国有钱家庭出身的朱利安。朱利安和波奈特成为了室友,在共同相处的日子里,两人的关系渐渐融洽,成了童年要好的伙伴。当朱利安从种种迹象猜测出波奈特的犹太人背景时,他没有疏远波奈特,而且还帮忙隐藏这个秘密。也许在孩子的心中,政治世界在真挚的友谊面前显得太过渺小。路易·马勒让一种美妙的纯真贯穿于电影的始末,这种追忆充满了情感。

《伊万的童年》1962

母亲和姐姐早年被德国军队杀害,残酷的战争摧毁了 12 岁男孩伊万的童年,小小年纪的他走入战场,成为了一名侦察兵。由于年龄的关系,即便在战火和死亡中拼命奔走,伊万还是没有得到中尉戈克森的信任,但从科赫林上尉的口中,他知晓了眼前这瘦小的男孩的果敢与坚韧。科赫林上尉希望将伊万送去远方读书,离开冰冷残忍的战场。然而伊万却拒绝离开,这个勇敢的男孩决心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远方的烟囱、摇曳的白桦林、被仇恨裹挟的少年,塔可夫斯基对战争的描写含蓄而有力,导演通过梦境把心中充满仇恨的伊万还原为一个单纯的孩子。客观与主观镜头间的跳跃、场景间的不断切换,使得视觉效果极为突出,导演用充满诗性的镜头语言,引导观众探索隐藏在画面叙事背后的深刻含义。

(王漓鹂)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