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返还796件精美文物 见证漫长回归路

马家窑文化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西汉彩绘茧形陶壶、唐代彩绘陶骆驼、宋代白釉刻花碗、明代绿釉陶床……经历了漫长的12年回归之路,796件流散意大利的中国文物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如今,这些失而复得的宝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中公开亮相,面向广大公众展出。

意大利返还796件精美文物 见证漫长回归路

来源: 北京晚报
2019-05-07 08: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马家窑文化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西汉彩绘茧形陶壶、唐代彩绘陶骆驼、宋代白釉刻花碗、明代绿釉陶床……经历了漫长的12年回归之路,796件流散意大利的中国文物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

如今,这些失而复得的宝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中公开亮相,面向广大公众展出。

观展扫描

700余件文物

展示12年回乡历程

本次展览中展示了意大利返还的700余件流失文物,主要是我国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的出土与传世文物,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文物品类多样,保存状况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其中,马家窑文化彩陶、辛店文化彩陶、齐家文化陶器等新石器时代文物,线条简洁流畅,纹饰精美多样,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社会风貌提供了直接的物质资料;战国时期文物既有西北地区的秦文化陶器,也有东南吴越文化的原始瓷;汉代文物类型丰富,器型古朴,彩绘飘逸,是汉代灿烂辉煌文明的缩影;唐代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红陶骆驼、红陶马、彩绘人物俑等,是研究唐代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实物资料……

展览分为“共同礼敬历史文明”、“共创文物追索典范”、“共聚文明互鉴之光”三个单元,系统展示安返故乡的精美文物,回顾两国共同促成文物回归的12年历程。

观展亮点

艺术品返还证书

成重要展品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指出,此次文物返还,是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中历时最长的案例,也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文物回归。而中意两国签订的艺术品返还证书也成为一件重要展品亮相。

据介绍,2007年,意大利蒙扎地区保护文化遗产宪兵队在巡查当地文物市场时,发现大量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次年向中国驻意大利使馆通报其作出的暂扣决定。中国国家文物局立即启动文物进出境记录核查、组织开展文物鉴定研究,认定这批文物艺术品大部分为中国出土文物,其所有权属于中国,且均未获得合法出境许可,因此依据相关国际公约向意方正式提出文物返还要求,同时提供了详细的文物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

之后,案件进入长达十年、复杂曲折的司法审判过程。2018年11月,米兰法院作出将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中国的最终判决,中意两国文化遗产主管部门随即启动返还文物的确认接收工作。

2019年3月23日,中意两国代表在罗马交换了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4月10日,这批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抵达北京,重回祖国怀抱。

观展读宝

茧形壶 独具个性还能当侦听器

展柜里,一件西汉彩绘茧形壶不仅器型巨大,给人古朴、雄浑之感,纹饰精美、完全对称,而且由于保存情况尚好,所以彩绘颜色还保持鲜艳。据策展人赵永介绍,类似的汉代茧形壶在本次展览中大约展示了20件。这种器型多在我国的陕西、河南、山西一带出土,它的器型和上面的彩绘是当时农桑思想的一种表现。西汉时期的丝织业非常发达,盛行养蚕,桑田遍地,设计者得到了蚕茧的启发,发明了茧形壶。

这类茧形壶又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在秦汉时期,它主要是作为生活实用器,作饮食、储水和贮藏之用,同时还可能作为殉葬之用的明器。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这种独具个性的容器,除了用在生活和祭祀中,还可能作为古代的军事侦听器。“在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相互争霸称雄,西部游牧民族经常入侵,将士们将其深埋地下,将耳朵贴于埋壶的地方,用以侦听远方敌军骑兵的马蹄声,以此来推测敌军动向。”

“无腿”陶马 为何“矮人一截”

“汉代是丝绸之路的开端时代,这个时期的文物在本次展览中占有很大篇幅,也非常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当时的世界,东西方文明同时到达了一个巅峰——西汉时期同时也是辉煌的罗马帝国前期。”看罢展览,著名考古学家信立祥告诉记者。

在展览中,一种造型独特的陶马格外引人瞩目。说它特别,是因为它只有头和身躯,由于没有四条腿而“矮人一截”,蜷跪在展柜中。“这实际上是西汉晚期一种特有的做法,多见于山西、陕西地区。”信立祥告诉记者,其实,这种陶马在制作之初并不是没有四肢,“我在山西考古时曾亲自发掘过一组同类陶马。其实,它的四肢是用木头制作的,只不过年深日久,木头腐朽了,所以如今只剩下陶制的上半身了。”信立祥说,类似的陶马时常出现在当时的中等墓葬中,“没有随葬等级规格的限制,看上去像是成批生产的随葬品,能反映当时的一种丧葬产业和丧葬文化。”

“笑脸”陶俑 展现乐观“四川性格”

在东汉的陶俑中,一组别具一格的四川地区出土文物带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四川是陶俑出土非常集中的地区,这里的陶俑最大的特色就是造型充满强烈的生活气息。”细观这些大小不一的陶俑,他们或在劳作,或在烹饪,或在歌舞,无一不表现着当时当地真实的生活情境。除此之外,这些陶俑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带着标志性的笑脸,看上去十分欢喜。“再结合汉砖、画像石上的人物形象,可以推测当时四川地区生活安定,人民性情乐观、开朗。”

“这些陶俑多出自东汉末年至蜀汉期间,这个时期在魏蜀吴三地中,只有蜀汉原汁原味地传承了西汉制陶工艺的精髓。”可以说,这个时期陶俑的制作达到鼎盛,陶俑在数量、种类和制作技术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准。而这类陶俑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现藏于国博的东汉击鼓说唱俑。

双峰骆驼 见证中西频繁往来

“本次展览中,唐代文物也是重要的展示部分。”其中,一排昂首做嘶鸣状的骆驼身上就有流转千年的故事。

“这些骆驼可以说是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策展人赵永介绍,在中国古代,中国本土的骆驼都是单峰驼。而展览中展示的文物都是双峰驼,它们是当时中亚出产的品种,它们出现在唐代随葬的陶俑中,说明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

“我们看到的唐代骆驼多是精美的三彩瓷器,而本次回归的骆驼则是朴素的红陶质地,它们身上的彩绘由于时间久远已经剥落,但其保存情况是比较好的,也具有典型的标志性意义。”信立祥告诉记者,骆驼是丝路往来的“运输队”,“我们在唐三彩中经常能看到骆驼驮着货物的造型,同时在洛阳发掘定鼎门遗址时,还曾在城门之外发现骆驼的脚印。可见,当时东西往来中的骆驼队出入长安、洛阳等政治、经济中心城市有多么频繁。”信立祥说,展览中的红陶彩绘骆驼和当时墓葬中出土的胡人俑等文物,都是当时中西文化频繁交流的见证。

展板故事

至今追回流失文物5000余件

2013年回归的圆明园鼠首、兔首,2015年回归的甘肃大堡子山遗址被盗金饰片,去年回归的青铜虎鎣……本次展览讲述了近年来许多重要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实践故事。

根据展板内容梳理可以得知,中国是全世界最早建立文物进出境审核监管制度的国家之一,早在1950年就设置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实施严格的文物出境许可,有效遏制了自清末以降中国文物严重流失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文物保护立法不断完善,执法日臻严格,在保护文物安全,打击文物犯罪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通过执法合作、外交斡旋、司法诉讼、谈判协商等多种方式,成功从英国、美国、法国、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追回5000余件中国流失文物。其中,圆明园流失鼠首兔首、青铜虎鎣等重要文物的追索返还实践,对历史上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的难题进行了宝贵探索与创新。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和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双边合作,先后与意大利、美国等21个国家签署了打击文物非法贩运、流失文物返还的双边协议,并在信息交流、人员培训、执法协作、文物返还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合作成果。中国国家文物局于2018年发布“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公布6900余件伊拉克、秘鲁等国被盗文物信息,防止外国被盗文物进境流通,为保护人类共有文化遗产作出中国应有的努力。 本报记者 孙乐琪

甘南 摄

●观展提示●

地点:国家博物馆南4展厅

展期:至6月30日

票价:免费

展览甄选

首届陶瓷艺术家作品展

时间:展期至5月30日

地点:中国陶瓷艺术馆

亮点:展览分特邀参展作者和参展作者两部分。特邀参展作者主要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城市学院;参展作者主要来自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陶瓷紫砂专业委员会。展览集结了在京的老一辈著名陶瓷艺术家和中青年陶瓷艺人的代表作品,他们的创作紧密连接着全国各大瓷区,所以,此次展览的学术意义可以延展为反映全国陶瓷创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汇报。

解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建中在序言中提到:“除了少数几位独立艺术家,参展作者绝大部分是来自艺术院校的教师。虽然他们从事不同的专业或教授不同的课程,但是他们的爱好都是陶瓷,或者说,是因为陶土的温润、手工的温度使他们热爱陶瓷艺术,是陶土将他们聚合起来,通过不同的工艺、不同的手法,创造了风格迥异的陶艺之美。数十年来,他们坚持创作,不忘初心,在教学与创作实践中,不仅追求技术上的完美与成熟,同时也寻求着精神世界的安宁与美好。他们在陶瓷艺术领域里求索,无疑建立了一种价值取向,完善了审美的基本要义‘真、善、美’的精神内核,潜移默化对大众审美产生影响。”

叶锦添“全观”艺术展

时间:展期至7月21日

地点:今日美术馆

亮点:“全观”艺术大展是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获得者叶锦添整个艺术生涯的回顾与展望,展览横跨今日美术馆三层展馆,超过1000平方米的场地,展品包括多媒体空间、大型装置、雕塑、服装等。

解读:“全观”艺术大展中,叶锦添首次跨界科学,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了其对时间、空间、生命科学的多维度发现与哲学思考。并提出“精神DNA”概念,作为其艺术思想的核心,试图讨论在无形的精神世界中,人类情感、记忆的萌发与传承。“从古至今人类走过无尽岁月,那究竟人类精神世界从何而来?”“世间万物本身是如何被驱动?”是本次展览他所要探究的主题之一。

“学而时习”尤勇画展

时间:展期至6月2日

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青年展厅

亮点:尤勇,现为中国油画院特邀青年画家,师从著名画家杨飞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得到陈丹青先生的指导和鼓励。此次展览围绕“学而时习”的主题,展出画作近百件,为尤勇于2010年至今在各地写生及在其工作室内创作的画作,题材涉及静物、场景、风景、肖像、临摹等。

解读:尤勇谈到,这次画展叫做“学而时习”,小时候以为是学了课本知识然后使劲写作业使劲地复习,就会获得快乐。等逐渐长大再去理解这句话,才发现:持续地钻研学问并且实践和操练,才能给人内心以十足的愉悦。这也是他从小跟随杨飞云学画最主要的感受。“陈丹青先生认为这批作品有一种‘从作业走向作品’的特征,师兄胡昌茕则认为我的探索围绕着绘画的‘修辞’展开,综上,我才想到孔子‘学而时习’这句话,为这个展览命名。这次展览是对过去部分作品的小结,也是对未来探索的期许。”

(陈莉)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