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刘三姐》创新演绎经典 献礼70周年

“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全剧创新以山歌作为舞蹈创作素材,丰富、优美的舞蹈语汇,讲述跌宕起伏的故事、塑造人物性格、抒发内心情感,精彩的演绎引人入胜。

舞剧《刘三姐》创新演绎经典 献礼70周年

来源:光明网    2019-05-08 17:57
来源: 光明网
2019-05-08 17: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耳熟能详的山歌伴随着刘三姐与阿牛哥的故事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传遍大江南北。源自民间传说、采集歌舞精粹的风光音乐故事片《刘三姐》于1961年公映以来,黄婉秋老师塑造的刘三姐形象深入人心。勤劳勇敢、善良美丽的“壮族歌仙刘三姐”,不仅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喜爱,而且作为广西乃至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在世界华人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舞剧《刘三姐》创新演绎经典 献礼70周年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南宁市集中力量打造的舞剧《刘三姐》将开展全国巡演活动,其中,首站定于2019年5月22日19:30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演出,向首都人民献上广西南宁文艺新作品,多角度、立体式展现新时代壮美广西新形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广西故事,传播好南宁声音。

微信图片_20190508170038

舞剧《刘三姐》作为“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扶持项目”、“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项目”,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宣传部、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品,中国舞蹈家协会、广西舞蹈家协会支持,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演出。该剧邀请国内艺术名家与南宁本地文艺力量进行融合创作,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著名编剧冯双白担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丁伟担任导演,国家一级导演、南宁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李紫君担任副导演,著名表演艺术家、电影《刘三姐》女主角黄婉秋担任艺术顾问。主创团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明德引领风尚,把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敢于创新,充分挖掘经典故事的传统文化底蕴,结合当代审美 、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首次以舞剧形式创新演绎“壮族歌仙刘三姐”,再现经典传奇,着力塑造全新的善舞的“刘三姐”艺术形象,展现广西民族文化魅力。

微信图片_20190508170043

全剧创新以山歌作为舞蹈创作素材,丰富、优美的舞蹈语汇,讲述跌宕起伏的故事、塑造人物性格、抒发内心情感,精彩的演绎引人入胜。剧中保留了大量经典的山歌唱段,以富于浪漫气息的舞蹈表达出歌中的意境,同时加入壮族的民族文化符号,例如桂剧中的“打棍出箱”技艺,令观众耳目一新。舞剧《刘三姐》在人物形象、舞蹈风格、音乐创作等方面也透露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引入了流行音乐和街舞等潮流艺术,处处洋溢着“青春”和“时尚”的气息,打造了这一场“青春版《刘三姐》”。

微信图片_20190508170032

自2018年9月首演以来,舞剧《刘三姐》佳音频传:受邀以桂港两地专业文艺院团合作演出的形式,在位于维多利亚港畔的香港文化中心连演5场;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获奖提名;于2018年国庆节期间亮相央视综艺频道《舞蹈盛典—2018国庆舞蹈精品展演》,于2018年12月亮相国家大剧院《舞典华章—2018中国舞蹈年度巡礼》活动。

微信图片_20190508171336

“舞剧《刘三姐》在精神与气质上与经典一脉相承,但在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上做出了自己的探索。相比于以往的“刘三姐”作品,舞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呈现一个青春、美丽、灵巧,同时又是一往情深的全新的“刘三姐”形象,贴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观念,吸引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编剧 冯双白

“舞剧《刘三姐》是献给广西父老乡亲及全国人民、全世界华人的一部用心之作,期望通过这部作品把壮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民族文化传递给观众。”

——导演 丁伟    

“歌仙”已经成为了刘三姐的代名词,而刘三姐与阿牛哥也成为唯美爱情的典范,在舞剧《刘三姐》中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呼之欲出,2019年5月22日,天桥艺术中心舞剧《刘三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邀您一起共赏“歌仙”芳华。

微信图片_20190508143105

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扶持项目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项目

  舞剧《刘三姐》

5月22日19:3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指导单位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出品

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宣传部

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支持单位

中国舞蹈家协会

广西舞蹈家协会

  演出

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