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的电影都在测试我们与恶的距离

影片里最荒谬的一幕,是利奥的出事地点——一个荒凉的山谷,短短时间内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游乐场,因为这则掺杂着巨量人工成分的新闻,各色人等汇聚于此。旁观者看来乖谬无比的行为,在当事者眼中,从来是逻辑自洽、心安理得、光荣正确的。

这么多的电影都在测试我们与恶的距离

来源: 北京青年报
2019-05-17 08: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什么叫“我们”与恶的距离,而不是“我”与恶的距离?因为,那些轻易滑向恶之深渊的情况,从来不是个例,而是从古至今的集体沦陷。

在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笔下,这种极易滑向邪恶的“群体”,无涉理性思考,行动起来倒是很麻利,“群体行为的结果看上去非常恶劣,但参与其中的个人的动机,却很可能与卑鄙邪恶的私欲丝毫无涉。”这些描述,统统来自勒庞那部知名的著作,英文名为《The crowd》,而中文则译作了带有明显贬义色彩的《乌合之众》。中性的“群体”一词,其实更叫人们警惕与恶的距离,但谁会认为,自己这一生与“乌合之众”沾边呢?

当年那些纳粹成员,会认为自己在作恶吗?而纳粹的“浪潮”,有可能会在今时今日卷土重来吗?身为教师的赖纳,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而教室里的多数学生当然持相反观点。为此,一场实验拉开序幕,要证明的就是,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近。结果是,实验成功了,赖纳的预言成真了,新时代纯良的少年们,重蹈旧世纪纳粹的覆辙。个体的自由与尊严,霎时间覆灭,无条件顺从“群体”才是正确。

  《狩猎》

可悲的是,这不仅是电影《浪潮》的情节,也真实地发生于1967年。一个微型的“纳粹帝国”轻而易举地诞生在美国的课堂,告密、暴力、专制……迅速地在少年们的体内疯长,最后以一死一伤的悲剧结局收尾。

所以,到底谁才是恶人?李相日导演的《恶人》中说,每个人都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每个都有作恶的冲动与嫌疑。青年祐一是谋杀犯,当然是大众眼里的恶人,但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貌似无辜者,同样是恶人,比如失职的父亲,比如市侩的母亲。

《圣经》里有个故事,说的是行淫的妇人,按摩西律法要被众人用石头打死。这时,耶稣站出来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我们会是那个拿起石头的人吗?还是我们在心里早已无数次拿起了石头?

|<<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