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呦呦鹿鸣》首次走进贵州少数民族山寨“艺术扶贫”

歌剧《呦呦鹿鸣》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和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宁波市演艺集团和宁波交响乐团联合制作演出,以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宁波籍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教授为题材,讲述发现提炼青蒿素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民族歌剧《呦呦鹿鸣》首次走进贵州少数民族山寨“艺术扶贫”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5-25 19:4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9-05-25 19: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民族歌剧《呦呦鹿鸣》首次走进贵州少数民族山寨“艺术扶贫”

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在黔西南州布依族村寨楼纳村演出现场钟欣摄

中新网黔西南州5月25日电 24日上午,黔西南州布依族村寨楼纳村歌声嘹亮,民族歌剧《呦呦鹿鸣》的一首首经典唱段回荡在青山绿水间,当地村民很多身着少数民族服饰,边观看边合着音乐打节拍。有的村民正好赶集经过,被歌声吸引,背着背篓席地而坐,静静聆听。

歌剧《呦呦鹿鸣》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和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宁波市演艺集团和宁波交响乐团联合制作演出,以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宁波籍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教授为题材,讲述发现提炼青蒿素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自2017年5月首演以来,《呦呦鹿鸣》以“主旋律作品的一股清流”受到高度赞誉,先后受邀参加了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歌剧节和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并被列入中国文联“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工程,获得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和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在浙江、江苏南京、四川成都和宜宾、重庆等全国12个城市演出50余场,一边演出,一遍精心打磨。

为满足偏远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对文艺精品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文艺精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扶志”“扶智”作用,由中国文联和宁波宣传文化部门共同主办,歌剧《呦呦鹿鸣》于今年4月初从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出发,开启了2019年全国巡演活动,全剧组200多人赴江西、辽宁、吉林、贵州等5个省份演出。其中5月19日在吉林敦化的扶贫演出,不仅感动了当地的百姓,更使离家三年的宁波帮扶挂职干部热泪不止。敦化演出结束后,剧组立即急行4000公里,转辗贵州。

  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在黔西南州布依族村寨楼纳村演出现场 钟欣 摄

黔西南州是浙江省宁波市对口帮扶协作的城市,也是歌剧《呦呦鹿鸣》2019年全国巡演的最后一站,分别于5月23日晚和24日在兴义市和楼纳村演出两场。楼纳村是一座美丽的村落,被称为“中国布依第一村”,四周青山环绕,一排排仿古式布依族民居错落有致,清澈的楼纳河穿寨而过,风光旖旎。

演出在村寨里的一个露天广场举行,尽管硬件条件十分有限,但《呦呦鹿鸣》剧组仍将屠呦呦教授的故事演绎等生动感人,《青青的小草》《实验成功了》《高考了》等朗朗上口的经典曲目得到村民们持续不断的热情掌声。演出结束后,还特地加唱了一首布依族民歌《好花红》与村民们互动,台上台下歌声连成一片。(完)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