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学者齐聚宁波南宋石刻群 共探遗存传承“密码”

此次考察线路围绕东钱湖横街村的燕子窝墓道石刻、南宋宰相史浩的神道碑遗迹、南宋宰相史弥远墓道、东钱湖下水南宋冀国夫人叶氏太君墓道石刻、绿野村南宋越国公史诏墓道石刻(石椅)等展开。

两岸学者齐聚宁波南宋石刻群 共探遗存传承“密码”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5-25 20:43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9-05-25 20: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两岸学者齐聚宁波南宋石刻群共探遗存传承“密码”

图为两岸学者考察宁波东钱湖石刻群李佳赟摄

中新网宁波5月25日电(记者 李佳赟)在惟妙惟肖的石刻群中穿梭、用手触摸石像上斑驳的时光印痕……5月25日,来自海峡两岸的2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浙江宁波,考察东钱湖畔的露天“江南兵马俑”,共探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传承“密码”。

据悉,宁波东钱湖畔拥有丰富的南宋历史遗迹,其中南宋石刻群早在2001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散遗有十三处之多,非常珍贵稀缺,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最具规模的南宋历史遗存。

此次考察线路围绕东钱湖横街村的燕子窝墓道石刻、南宋宰相史浩的神道碑遗迹、南宋宰相史弥远墓道、东钱湖下水南宋冀国夫人叶氏太君墓道石刻、绿野村南宋越国公史诏墓道石刻(石椅)等展开。

图为两岸学者考察宁波东钱湖石刻群 李佳赟 摄

台湾长庚大学讲座教授黄宽重表示:“东钱湖石刻群保护得非常好,此次考察的都是原址地保护的南宋遗迹。如今,有些地区的文物保护陷入了‘以旧换新’‘急功近利’等歧路,失去了历史原貌和文化沉淀的韵味,东钱湖石刻群的修旧如旧、活态保护之路,值得各地借鉴。”

在青山环抱中,一座座形态各异的石像,吸引游人纷纷驻足。

“东钱湖的南宋石刻为宋史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源,期待这些艺术瑰宝不局限于学术研究,而是能穿插到东钱湖的旅游线路之中,在保护中开发,在关注中传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黄宽重说。

穿越历史的烟尘,沧桑满布的石刻群犹如“活化石”,为泛黄历史提供了实体佐证。

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方震华表示,史浩、史弥远、史嵩之三代为相,正是因为这显赫的权势,才能建造这令人叹为观止的石刻群。“以往我们在文献中只能了解史家的政治实力,而亲临遗址现场,则可实地考证史家的显赫家世和‘创业’过程。”

同样,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李宗翰也表示:“我是专门研究宋史的,今天通过实地考察墓葬群和石刻群,得以一窥南宋时期汉族的墓葬制度、衣冠服饰、雕塑工艺水平,获得了文献之外的诸多信息。”

  图为宁波东钱湖石刻群 李佳赟 摄

跨越海峡、负笈以往,两岸专家携手共研,以期共同拼就完整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图景。

方震华表示:“我们如今使用的汉字和语言,使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强烈的亲近感。在台湾,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仍在持续发展,希望两岸学术界能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共同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贡献。”(完)

(李佳赟)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