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就怕孩子放暑假”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孩子放暑假”,这应该是最近家长圈里最流行的一句话了。”  当下,越来越多的育儿类综艺节目活跃荧屏,家长们需要通过这些节目,借鉴一些适合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模式。

光明时评:“就怕孩子放暑假”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19-08-12 13:01
2019-08-12 13: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者:邢妍妍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孩子放暑假”,这应该是最近家长圈里最流行的一句话了。

不仅要陪“熊孩子们”吃喝玩乐嗨翻暑假,还要适当保持距离保证孩子的独立空间。

不少“老父亲”“老母亲”们为了实现与孩子高质量的相处,可谓操碎了心。

这其实是当下亲子教育问题的一个缩影。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起孩子的内心,渴望构建一种更优质更平等的亲子关系。

而这背后,是悄然变化着的新型家庭代际关系:

“全家围着孩子转”,导致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越来越多;

家长太忙碌,手机成了电子保姆,使孩子们缺少与他人的交流和对世界的体察;

而一些农村家庭中,又有留守儿童渴望着父母的关爱......

因此,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期望能跳脱出代际关系的牵绊,以第三视角审视自身在亲子教育过程中的不足,而观看亲子综艺就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

目前很多的亲子综艺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溺爱式”“友好式”等多元化的亲子关系呈现在人们面前,让父母们看到了育儿过程中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聚焦家庭教育中常见的父位缺失、隔代教育等问题,直观地展现出家长与孩子相处的矛盾,从而引发家长们的共鸣与思考。

最近,一档童心与深意兼具的综艺《星空下的童话》让很多家长和孩子眼前一亮。

作为中国首档原创儿童音乐童话表演真人秀,它以经典童话为载体,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大人们看到孩子的“视”界、听见孩子们内心的渴望与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教练特聘讲师祁雪晶认为,这个节目在客观上为受众尤其是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与借鉴的样本,让家长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反思自身的不足,扩展家长对孩子潜能的认识,从而发现自己亲子关系的优缺点,得到启发与教育。

一档有价值的育儿综艺应该有着这样的呈现效果:用平等的视角观察代际关系,客观展示观念的碰撞。能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心声,也能让父母得到全新的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在如今许多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个盲点——忽略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节目以美育为重要考虑方向,用童话剧为桥梁,鼓励小朋友们在唱、演、奏、跳、即兴演出等过程中全方位参与,重新演绎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阿凡提》等经典童话剧,也提高了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对他们提高音乐、舞蹈、表演等综合艺术素养有着最直接的助益。

祁雪晶认为,童话新编的形式,在台词、故事编排、表演效果以及道具、布景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同时童话的象征意义、情境和意象等艺术手法,让萌娃们能够从各个细节感受艺术欣赏、审美素养的熏陶和培育。

在《星空下的童话》节目制片人王倩看来,“一个家庭从组建到孩子的诞生再到孩子的成长,这一路上很多家长的育儿观都会被不断刷新,他们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新视角,得出新结论,而育儿综艺节目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当下,越来越多的育儿类综艺节目活跃荧屏,家长们需要通过这些节目,借鉴一些适合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模式。

亲子教育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点需要明确,那就是家长给孩子言传身教的陪伴,和孩子共同成长,才能打造出他们专属星空下最美的童话。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