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幕下的人性考验

《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故事内容限定在24小时之内,围绕主角死囚张小敬如何争分夺秒地拯救长安城、挽救百姓生命展开。深刻细致的人物性格刻画,配合演员们集体在线的演技,令观众获得强烈的共情与共鸣,这是《长安十二时辰》最耐人咀嚼之处。

盛唐大幕下的人性考验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8-16 14:22
来源: 南方日报
2019-08-16 14: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长安十二时辰》为何能成“刷屏”爆款?

盛唐大幕下的人性考验

  《长安十二时辰》宣传海报。

●刘妍

暑期档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2019年的暑期档,《九州缥缈录》《宸汐缘》等年度剧来势凶猛、扎堆开播,国产剧《长安十二时辰》选择此时横空出世。该剧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色,凭借星罗棋布的古代文化知识点,一开播就“吸睛无数”。从服装、道具、布景、手势到演员阵容和画面呈现,各个方面都非常考究,堪称历史剧近年来少有的上乘之作。

宏大的城池、走火的灯笼、弹琵琶的妇人、问早的孩童、朱楼歌姬、行人商贾……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全剧开头的一个长镜头,瞬间将观众代入剧中,仿佛让人重回大唐盛世。《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故事内容限定在24小时之内,围绕主角死囚张小敬如何争分夺秒地拯救长安城、挽救百姓生命展开。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独有的记时方式,以时辰为经,以长安城空间为维,于时空经纬的交错之中讲述“中国古代好故事”。剧中,庙堂权谋与市井生活多线并进,悬疑、推理多种叙事方式推进剧情,使得情节峰回路转,剥洋葱般层层深入递进,具有网络文学改编IP的显著特征:戏剧化、游戏化、多线叙述,在保持叙事张力的同时,又较好地满足今日观众对“爽感”的追求,因此在众多国产历史剧中脱颖而出。

然而,文艺作品的核心是人,从庙堂之高的尊贵,到市井小民的卑微,该剧最精彩的地方还是历史大幕之下的人性考验:张小敬与箫规原本是“烽燧堡战役”的幸存者,本是历经生死的兄弟,重逢时竟成了你死我活的劲敌。两人在兄弟情、战友情、托孤情、爱情等个人“小义”,与关乎天下苍生安危的“大义”之间徘徊良久,却最终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张小敬既有悲悯之心,又有行事狠辣的一面,如同无尽夜色中指引人摸黑前行的那束微火,一次次倒下了,再一次次爬起来;一次次查案进入困境,又一次次抽丝剥茧,直至重获生机和光明。雷佳音把张小敬这个角色塑造得格外鲜明生动,无论是吃水盆羊肉的市侩感,还是叼着火晶柿子的痞气,均信手拈来,收放自如。

除了张小敬,该剧还塑造了一系列同样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如心系百姓疾苦、头脑缜密、杀伐果决的少年天才李必,从小自卑却一心要出人头地的旅贲军长官崔器,左右逢源的红衣姚汝能,乃至 “暗桩”小乙、“活字典”徐宾、妓女丁瞳儿、突厥狼卫曹破延、杀手鱼肠、出场就四处挨打的波斯王子……不胜枚举。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出场,都让人记忆深刻,如崔器爱咀嚼薄荷叶、曹破延温情慈父的一面、鱼肠的善妒和柔情,无不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深刻细致的人物性格刻画,配合演员们集体在线的演技,令观众获得强烈的共情与共鸣,这是《长安十二时辰》最耐人咀嚼之处。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