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家庭教育“莱州模式”,“微善号”德育工程再谱新篇——全国《父母规》家长学校家校工程汇报交流会纪实

聚焦家庭教育“莱州模式”,“微善号”德育工程再谱新篇——全国《父母规》家长学校家校工程汇报交流会纪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8-19 17: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14日,来自北京、天津、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江西、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广西、广东、重庆、海南20个省市自治区的基层教育局领导、学校校长、德育主任和老师共100多人齐聚山东省莱州市实验小学,共同参与全国《父母规》家长学校家教工程汇报交流会。

莱州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张秋凤致欢迎辞

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山东省莱州市教育体育局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的指导下,于2016年4月全面启动了《父母规》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落地服务工程,工程实施4年来, 以真干、实干、加油干为特征的家庭教育“莱州模式”已经形成, 并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而得到广泛推广。“莱州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莱州力量”在影响着全国各地家庭教育工作者。

汇报交流会首先由莱州市实验小学校长祝明鉴代表莱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全面细致地分享了四年来实施《父母规》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落地服务工程的核心内容、实施过程、服务流程、实施效果、社会影响及成功经验。落地服务工程已经在莱州市各学校开展《父母规》家庭教育宣讲课220余场,受益家长8万余人,在社区、乡村开展公益性父母课堂60余场次,开展“父母100天成长计划” 120余期,6000多名家长持久深入学习,并培养了本土家庭教育指导讲师150余人。“落细、落小、落实,真干、实干、加油干”的家庭教育“莱州模式”,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典型案例等荣誉,其工作经验在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家级媒体刊发,《人民周刊》、《大众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与会嘉宾深深被家庭教育的“莱州模式”“莱州精神”“莱州力量”所感动!

河南新密新世纪学校翟书琴校长,汇报分享了《魅力父母规》给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尤其是针对五六年级500多名学生开展的怀少计划《心灵卫士》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认知生命、保护生命、升华生命,提升觉察力、注意力和意志力,让孩子们学会了“我的生命我管理”,真正实现“自觉、自律、自理,自尊、自信、自强”,活动中,同学们纷纷主动注销游戏账号,配合家长进行的“父母100天成长计划”,参与“心灵卫士100天成长计划”,家长写《父母日记》,孩子写《心灵日记》,比翼双飞共同成长,新世纪学校“家庭教育新模式”已经成为当地广大家长的美谈。

山东济宁高新区济东小学副校长姜锡红,经过慎重思考和多次学习,决定把《父母规》引入到学校家庭教育活动中,她利用业余时间给家长们分享授课,从每次的活动通知、人员报名、签到、场地准备、讲课、后期资料收集、视频制作、微信传播等环节,从一人独自完成到慢慢感染家长们主动参与课堂志愿服务中来,家长们的不断成长和改变激励着她无怨无悔地继续前行,坚守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初心。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中心学校校长卢一慧,代表辖区6所公办小学和21所幼儿园,汇报了各学校落地实施《父母规》家教工程的工作经验。济水中心校特别成立“弘文国学教育集团”配合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并制定了济水中心学校传统文化之“家教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对培养师资队伍、实施百日计划、跟踪成长扩大辐射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共培养了130名小学家庭教育讲师,对500多名幼儿教师进行了师德素养提升培训,每周六开展“父母课堂”150多期,直接服务学校14000名家长。讲师们还利用休息日走进社区、企业机关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收益家多达5万人。家教工程实施二年多来,教师、家长、学生、学校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心态阳光,主动担当;家长正心正念,主动成长;学生谦和有礼,积极进取;学校文明和谐,家校合璧。成绩的取得,获得了各方的关注,《中国教师报》《教育时报》多次刊发了济水中心学校家教工作的先进经验。

东营求知教育集团董事长刘清灏汇报分享了创办家长学校的全过程,并以《父母规》家长100天成长计划为核心服务内容,分别在河口、垦利、东城三个同步进行,举办了三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千人公益大讲堂,落地实施了二期家长100天成长计划,家长和学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此,学校决定建立稳定的家庭教育师资队伍,配置专职讲师,设置全年教学计划,规范培训教材,全面落实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

江西省新干县第三中学校长肖俊给汇报交流会带来了学校落实《父母规》家教工程取得的各项成果。在汇报材料中,他回顾了自己多年来苦苦探寻家庭教育工作良方,多方学习而不甚满意之际,偶然间发现了《父母规》家教工程的“莱州模式”,并自费前往山东学习的整个过程。学习考察后,他立即着手在学校全面实施《父母规》家长学校家教工程,邀请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父母规》导师团对学校200多名教师职工进行了宣讲,选派了45名由班主任、语文老师为代表的骨干老师组成了家庭教育师资团,实施了《父母规》家庭教育100天提升成长计划。教师们从最初的排斥抵触、迟疑观望、被动学习、成长蜕变、主动参与、乐于奉献的100天蜕变,更加坚信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唤醒”这个核心理念。最后42名考核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分批次对学校全体4800多名家长开展了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带领家长实施“父母100天成长计划”。蜕变是痛苦的,成效是喜人的。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心心相通,学校学风在悄然改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是惊喜不断:在2019年初三综合能力竞赛中,全县300个名额,学校获奖者155人;全市数理化竞赛,学校学生分别获得数学、物理团体第一名,化学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全市遥遥领先。

还有两年就要退居二线的肖俊校长感慨地说:“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越来越感觉到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退休前,我要坚实开展《父母规》家教工程,打好家庭教育工作的保卫战,为我一生的教育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圆了我一生的教育梦!”

来自山东平度的家长代表夏东江是一名火车司机,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家长学习时听到《父母规》课程,感觉特别好。听完以后就认真学习,在家庭中认真践行。随着自己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改善,他感觉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家长修身课程,就开始感召周围的家长一起学习,还自己出钱买了一部分书籍送给愿意学习的家长朋友。他建立了多个家长线上学习群,带领家长甚至孩子每天在群里诵读、分享《父母规》,600多天坚持不懈地陪伴各地家长共同成长。一名普普通通的火车司机,只因为一个发心,一个善念,便影响了这么多人,用生命支持生命,用能量传递能量,在家庭教育道路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小学邱绍顺校长汇报分享了《家长教育课程助力学校发展新样态》。他从一名课程听众,慢慢开始给家长分享,逐渐带领学校骨干老师共同参与推动,形成了“三三三”大教育的特色教学单位。

莱州市平里店镇中心小学郑永平主任汇报分享了《抓细落实,努力打造家庭教育“平小模式”》。学校三年多来举办了5期家长100天成长计划,不但家长和学生有了很大的改变,就连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也一扫而空。老师们除了为学校家长开展系列家庭教育活动,还深入到周边学校、机关、社区、农村,开展家庭教育普及宣讲课。莱州市电视台、烟台电视台、《大众日报》多次采访报道,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家庭教育“平小模式”。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许玉乾主任耐心倾听了汇报老师们的分享,并做了精彩的指导和点评。他指出,《父母规》家教工程是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父母规》简单易懂,体系成熟,复制性强,成效突出的特点,值得肯定和鼓励。同时,他希望在课程研发方面,还要和国家政策、学术体系进行多方面融合,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汇报交流会结束后,国家教育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部主任、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玉乾教授给全体参会嘉宾做了《当前家庭教育的形势与任务》主题讲座。许教授站在宏观的角度,梳理了国家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的相关政策,分析了当前家庭教育的发展形势,并以学术专业的高度,指出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发展机遇。许玉乾教授特别强调:“一定要明确家长要发挥家庭教育的的主体责任。我个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切教育都是家庭教育。 从直接的利益关系上说,学校终究是在为每一位学生的家长或其家庭承担教育的责任。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教育终究是在影响和教育每一个家庭的孩子。 对每一个孩子始终牵肠挂肚的只能是其家长。另外,还要注重突出家庭教育的道德教育内容即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做人教育”。

许教授谈到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时,明确提出家长学校建设要有挂牌标识、有师资队伍、有固定场所、有教学计划、有活动开展、有教学效果的规范化建设目标。

最后,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会长徐国军代表活动主承办方,做了汇报交流活动的总结发言。他指出,举办本次汇报交流会,是各地学校六年来落实《父母规》家教工程的阶段性总结,通过汇报交流,我们看到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还发现这些成绩离广大家长持久深入的学习成长需求、与国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要抓住当前家庭教育的发展形势,抓住历史机遇,努力开拓新局面。未来,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希贤教育基金会以及各地教育单位将整合资源,打造“微善号”家长学校德育工程,围绕“老师提升、家长成长、学生发展”三大目标,紧密结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展的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工作,通过举办全国家风家教德育高峰论坛、家长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等形式,团结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及社会力量,落细、落小、落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图片授权中国日报网使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