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惊现商周墓葬 现场神秘木桩用途成谜

附近村民李华向文物专家展示了她在河道内捡回的陶器残片,和现场一致,全部为商周陶器。据永城市文物专家李俊山介绍,截至目前,永城境内发现商周时期墓葬尚属首例。至于12根木桩究竟作何用途,专家们也作了大胆推测。

永城惊现商周墓葬 现场神秘木桩用途成谜

来源:大河客户端    2019-08-29 15:31
来源: 大河客户端
2019-08-29 15: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重磅!永城惊现商周墓葬,现场神秘木桩用途成谜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尚明侠

近日,永城市蒋口镇后板桥村村民在疏浚沱河河道时发现一处商周墓葬群,现场可见三座竖穴土坑小墓,地表散落有商周、隋唐时代陶器、瓷器碎片及汉砖,现场还12根呈不规则形状分布的木桩。这些木桩作何用途,有待于文物专家进一步考证。

永城现商周墓葬 现场现大量陶器残片

8月27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永城市博物馆处获悉,永城市蒋口镇后板桥村发现一处商周墓葬群。该遗址位于后板桥村南部的巴河河道内,西距夏邑县红旗水闸约500米。此河即永城老城北关外的沱河,在后板桥河段当地百姓仍称古名巴河。现场可见三座竖穴土坑小墓,许多陶器残片随地散落,经文物专家鉴定,这些残片为商周时期的绳纹灰陶、红陶瓮及甑、釜等器型。除此之外,现场还发现汉代空心砖残块及隋唐时期的白瓷盘、酱釉直口执壶等瓷器残片。附近村民李华向文物专家展示了她在河道内捡回的陶器残片,和现场一致,全部为商周陶器。

据永城市文物专家李俊山介绍,截至目前,永城境内发现商周时期墓葬尚属首例。1985年,永城市陈集镇丁集轮窑场曾出土西周末年青铜器一件,但未见墓葬。本次发现的几座墓葬为土坑竖穴小墓,出土的绳纹陶瓮有灰陶和红陶两种颜色,另有灰陶釜和甑,均是商周时期人们生活必备的蒸、煮饭用具。土墓坑内无砖石及棺木等葬具遗迹,更无商周贵族陪葬必有的青铜器,说明墓主人应是平民身份。

河边12根裸露木桩 其用途成谜

另外,现场裸露出地面约20厘米高的12根木桩也引起了文物专家们的注意,这些木桩外表已经腐朽,村民刨出后可见残长0.7米,下端削成尖椎状,由此可排除是古树的可能性。

至于12根木桩究竟作何用途,专家们也作了大胆推测。尽管12根木桩相互之间的排列不甚规则,但也不排除还有未暴露和已经破坏掉的木桩存在。从现存木桩布局情形和附近靠岸一侧的部分垒砌用石块推测,不排除这里曾经有小型码头存在的可能。另据板桥村村名推断,该村原来应有桥,或许此木桩即为当年的桥桩。因所见实物资料有限,尚待更多的出土文物资料考证。

(陈海峰)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