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戏剧精品 展现艺术魅力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窝头会馆》《李白》《茶馆》剧照。注重话剧的时代性与文学性,探寻真的韵味、善的真谛、美的意蕴  戏剧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记录时代变迁,承载人类悲欢。

创作戏剧精品 展现艺术魅力

2019-09-05 08: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创作戏剧精品 展现艺术魅力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窝头会馆》《李白》《茶馆》剧照。

王府井大街22号的首都剧场,每当夜幕降临,帷幕缓缓拉开,聚光灯照向舞台中央……在这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与观众有着长达67年的舞台之约,成就了人养戏、戏养舞台、舞台吸引观众的良性循环,也成就了一座艺术殿堂。

我从上世纪80年代进入北京人艺,与它的改革发展同步成长到今天。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恪守北京人艺排练厅内四个大字:“戏比天大”。正是这样的坚守,让北京人艺好戏连台、品格超然,也让我们对未来创作话剧精品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注重话剧的时代性与文学性,探寻真的韵味、善的真谛、美的意蕴

戏剧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记录时代变迁,承载人类悲欢。我们应在创作中探寻真的韵味、善的真谛、美的意蕴。

北京人艺的作品能得到观众青睐,其精髓正是曹禺先生提的那八个大字“骆驼坦步,龙马精神”,代代传承的戏剧基因流淌在人艺人的血脉里——追求“一戏一格”,对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对戏剧的革新、创造,一样都不能少。

写北京、演北京、表现北京,这是北京人艺艺术风格的高度体现。脚踩大地、扎根现实,越表现地域文化和乡土味道、讲述熟悉的人和事,越会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从《龙须沟》到《茶馆》《小井胡同》,再到《天下第一楼》《窝头会馆》《玩家》,“京味儿”话剧伴随城市发展不断延展出新内涵。

在近几年话剧创作中,我们试图从多个维度探索和创新“新京味儿”话剧创作:强化其语言特色,注重艺术性和技术性;设计多元化角色,体现城市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营造舞台空间之变,体现城市文化景观转型;通过情节设置,将叙事在城市化、现代化更宏观的视域中加以观照……归根结底,观众钟情的不仅是带有鲜明特色的舞台景观,更是那份将普通人生活、情感记忆融入时代的真诚书写。

现实主义戏剧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创作者要“活”在作品中,作品要“活”在时间中,体现出对当下生活的关注和表达,进而再追求可流传下去的“永生”。作品落后于时代,会被淘汰;过多超前于时代,往往有故弄玄虚、浮躁之嫌。如《茶馆》这样的经典之作,因其反映出的时代气息与社会命题,至今魅力丝毫未减。

舞台与观众的距离决定了戏剧与现实的距离。无论当代抑或历史题材,创作者要站在当下的立场、观点、审美去诠释剧本和人物,努力寻求与当下观众的共鸣。比如《名优之死》是根植于时代的“再创造”,主题表达上,我们提炼三个关键词:规矩、气节和坚守,其内核在今天仍具感染力;将话剧与京剧有机融合,借鉴京剧美学程式,追求独特神韵表达,契合现代观众欣赏习惯。

在现代舞台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创作者尤为注意不要过度沉迷于炫目的舞台效果与大制作场景设计,这些都无法掩盖剧作张力不足、情节漏洞等核心问题。创作的根本仍要沉下心来,重拾戏剧的文学基因,夯实“一剧之本”的根基。

剧本创作无捷径可走,要有深厚的生活积累与深刻的生活体验:何冀平创作《天下第一楼》长达3年,在全聚德烤鸭观察生活待了足足1年;刘恒创作《窝头会馆》从史料中吸取营养,调动从小住在胡同的见闻轶事和生活经验;《玩家》历经10年,修改13稿终被搬上舞台……剧本是路线图,舞台是目的地,只有好剧本才能一次次点燃和激活作品的光彩。

经典复排应“常演常新”,不断探索东方戏剧美学精神

北京人艺的创作目标不仅要一时掌声,更追求永久回声。对艺术永远怀有敬畏之心、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是北京人艺的精神所在。正是这份不急功近利、不被市场所左右的定力,培养了忠实的观众群体,奠定了北京人艺的艺术自信和立身之本。

时间与观众,是检验经典的重要标准。对待经典作品,必须以较高的艺术性去创造、呈现,使其“常演常新”。在再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要以发展眼光不断挖掘角色的典型性、语言的经典性与主题的多元性,诠释出新风格、新气派。一辈辈演得不一样,却皆在不同时代成就经典,话剧好看的魅力便在于此。

宏观来看,我们不仅要把单个作品排好,更要努力建立中国话剧自身的经典体系:曹禺、郭沫若、老舍、田汉、吴祖光等剧作家的经典作品,通过不断加工改造、再创造,被打造成更有生命力的完整戏剧作品体系,形成经典的示范作用。

复排经典的背后,更要继续话剧前辈未竟的事业——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之路。《蔡文姬》是民族化的宝贵实践,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既要继承好,也要对戏剧有新发现、新认识、新发展,寻求艺术层次观念和境界的突破。

我们不仅在戏剧中表现中国传统戏曲的元素,更以民族化为基础,探索东方戏剧美学精神和戏剧追求。话剧《李白》借鉴戏曲美学,舞美、灯光、音效以“意境”取胜;话剧《我们的荆轲》远赴圣彼得堡等地演出,将东方戏剧审美输出到国际舞台,这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努力……

经典的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不断探索、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的过程。创作经典,需要创作者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和开放的襟怀,对市场要有理性客观的判断、引领而非迎合的姿态。

“戏在,就会说话。”未来,我们依然全心全力创作最好的作品,这是一份属于北京人艺的历史责任感。创作属于新时代的戏剧精品,让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水准成为时代标识,用真正杰出的作品证明人艺的价值,是我们最大的梦想与追求。

(作者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一级导演,本报记者王瑨采访整理)

制图:蔡华伟

(王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