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00公里,沪剧《敦煌女儿》在敦煌大剧院收获掌声

跨越3000公里,沪剧《敦煌女儿》昨天回到“家乡”,献演敦煌大剧院。演出前一天,剧组全体演职员专程来到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女儿”樊锦诗进行座谈,实地探访敦煌人保护修复文物的艰辛和收获。

跨越3000公里,沪剧《敦煌女儿》在敦煌大剧院收获掌声

来源: 文汇报
2019-09-09 08: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上海沪剧院历时八年打造的沪剧《敦煌女儿》剧照。 沈刚摄

本报讯(首席记者黄启哲)跨越3000公里,沪剧《敦煌女儿》昨天回到“家乡”,献演敦煌大剧院。敦煌研究院部分学者、海外“敦煌学”研究专家、当地观众与上海戏迷团近千人观看了这场演出。记者获悉,上海沪剧院历时八年打磨的《敦煌女儿》,有望延续沪剧电影实景拍摄的模式,计划在明年被拍成8K全景声沪剧电影,导演滕俊杰正带队在敦煌采风——舞台上一些难以展现的莫高窟实景、大漠风情等都将通过影像画面进一步丰富补充。

“这次来敦煌演出,对于沪剧来说是新鲜陌生的,然而对于来此地演出讲述几代莫高窟人守望大漠的沪剧《敦煌女儿》,又是亲切熟悉的。”在昨晚的演出现场,上海沪剧院院长、该剧主演茅善玉动情地说。临近尾声,当“数字敦煌”在茅善玉的大气唱腔中娓娓道来,舞台同时投射出洞窟佛像的三维立体影像,观众席响起热烈的掌声——是为了吴侬软语也能展现的磅礴之势,更是为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人,以数字技术将这一人类文明瑰宝留存给子孙后代的远见卓识。

昨天的演出是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闭幕系列演出之一。此次《敦煌女儿》西北巡演将先后历经兰州、敦煌和西安三站。9月3日,应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该剧作为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参演作品在兰州音乐厅上演。9月12日,该剧还将应“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邀请于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

三站演出离不开“丝绸之路”这一关键词。眼下,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敦煌正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掀起了新一轮热潮。保护好国粹,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为构建“一带一路”服务,也成为越来越多文化工作者正在践行的使命。

演出前一天,剧组全体演职员专程来到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女儿”樊锦诗进行座谈,实地探访敦煌人保护修复文物的艰辛和收获。比如,樊锦诗初入敦煌,便被第259窟禅定佛陀犹如“蒙娜丽莎般的微笑”所吸引,但其在达·芬奇创作这幅传世之作时,禅定佛陀塑像已经在莫高窟“笑了”一千年;而樊锦诗到敦煌第一夜住在了王道士发现藏经洞旁的破庙,睡的是土炕,喝的是雨水……这些鲜活的故事以及剧中所呈现的历史人文、莫高窟文物保护等,通过敦煌人的讲述,让演职人员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或许正是多了这份感同身受,舞台上百余位演职员表现得更加动情,赢得当地观众的认可。专程来看戏的上海戏迷团,混坐在西北观众之中,也仿佛多了一重仪式感,演出也让他们更觉感动。

就在“西北之行”的巡演过程中,多方机构、团队已经找到茅善玉,希望共同打造《敦煌女儿》的衍生文化产品。除了计划在明年走上银幕之外,沪上有机构邀请沪剧院将《敦煌女儿》做成文旅结合的常驻演出,通过打造敦煌莫高窟的实景,让游客感受敦煌文化与沪剧文化的交融之美。还有甘肃媒体找到沪剧院,希望舞台演出的原班人马打造一部普通话版的广播剧《敦煌女儿》。八年的上下求索,初见其市场潜力,茅善玉不无感慨:“只要把作品打造好,让老百姓认可,就会有机会不断寻上门来,不断扩大影响力。”

(黄启哲)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