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艺术家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王笈)备受关注的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23日揭晓获奖名单。王文娟、何占豪、陈少云、周慧珺、黄宗英获“终身成就奖”,辛丽丽、张静娴、陈燮阳、茅善玉、韩天衡获“杰出贡献奖”,丁阳、王占黑等30人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5位艺术家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9-23 14:3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9-09-23 14: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新社上海9月23日电 (王笈)备受关注的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23日揭晓获奖名单。王文娟、何占豪、陈少云、周慧珺、黄宗英获“终身成就奖”,辛丽丽、张静娴、陈燮阳、茅善玉、韩天衡获“杰出贡献奖”,丁阳、王占黑等30人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5位获“终身成就奖”的艺术家中,王文娟是越剧“王派”创始人,曾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等,代表作有《春香传》《追鱼》《则天皇帝》《红楼梦》等。其中,《追鱼》《红楼梦》于1959年和1962年被摄制成戏曲艺术片。

何占豪是著名作曲家兼指挥,主要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陈钢合作)、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等,曾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等。其中,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蜚声中外乐坛。

工麒派老生的陈少云,继承了麒派精髓,代表剧目有《成败萧何》《狸猫换太子》等,曾获戏剧梅花奖、文华奖表演奖等。

周慧珺擅长行草书,融颜、米于一体,兼及楷、隶、篆诸体,书法幼承家学,师承拱德邻、沈尹默、翁闿运等,曾获上海市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等。

黄宗英1946年在《文汇报》连载散文《寒窗走笔》,同年步入影坛,主演首部个人电影《追》,之后分别在《幸福狂想曲》等影片中出演重要角色,曾创作电影剧本《平凡的事业》《六十年代第一春》,1965年后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曾连续三次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著有报告文学《大雁情》《美丽的眼睛》等。

“上海文学艺术奖”是上海文学艺术界的最高奖。此前,“上海文学艺术奖”已分别于1991年、1993年、1995年、1998年、2002年、2014年成功举办6届,自2014年第六届起确定每5年举办一次。

作为上海文化艺术界的盛事,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活动参评范围为文学、影视、戏剧(含戏曲、杂技、魔术等)、音乐舞蹈、美术(含书法、雕塑等)五大艺术门类,将于10月16日在上海大剧院举行颁奖典礼。(完)

(王笈)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