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眸 中国巨变》——跨越时空的对话

该展览是由爱上电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新媒体集团,集纳双方优质特色内容,共同推出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展览,展览时间为10月5日-10月30日。在新中国即将迎来70华诞前夕,甘博的外孙彼得·科伦夫妇专程从美国来到北京,零距离触摸和感受了今天的盛世中国,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巨变以及中国人在新时代幸福快乐的生活面貌。

《百年回眸 中国巨变》——跨越时空的对话

来源:央视网    2019-10-08 12:32
来源: 央视网
2019-10-08 12: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活动通过高度聚焦、深层打捞、融合传播,以一“城”一“歌”的形式,擦拭属于每座城市的音乐记忆,激发民族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向心力。活动自启动作品征集以来,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饱含时代情怀与情感记忆的音乐故事MV作品,既充分挖掘每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底蕴,寻找地域群体记忆,唤醒认同感,激发自豪感;又生动展现各地发展新成就和精神新风貌,通过城市变迁解读国家历程,实际上传递的是一个时代的声音,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辉煌成就和光荣印记。

  国内外双情感,礼赞别样中国

100年前,甘博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中国的满目疮痍、积贫积弱。他看到了中国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时也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甘博在他的《北京的社会调查》书中说道:“我们的研究让我们爱上了中国” ,“他们的爱国热情,是当今世界任何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不达到理想的至境,中国人民是不会自愿停下脚步的……”

100年后,科伦来到中国,重走祖父走过的地方,用镜头拍摄了100年后繁荣富强的中国。他对中国的变化赞叹不已,更被中国人民的友善、热情所打动。

与国外人的情感不同,中国人民对于祖国的爱扎根在骨子里。

中国的城市一直以其独到的城市氛围和文化气质,成为承载人们情感和记录历史文化的具象符号。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主打歌”甚至是“成名曲”,无论清晰、鲜明,或模糊、褪色,这些音乐都是一座城市的文脉、心跳,是最为温柔又动人的表情,关乎着一群人的情感传承。《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热情空前高涨,参与报名的个人以及机构共千余家,各城市歌曲数百首。尤其是《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的音乐大篷车所到之地,更是引爆了当地的热情,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一起共唱《歌唱祖国》以及城市歌曲,表达自己对祖国、对家乡、对城市的热气之情。

  线上线下双互动,身临其境爱国

为了让民众可以更好地体会到100年前的场景,展览独具匠心设计了诸多环节,贯穿过去和现代:骆驼祥子时代的黄包车,可以上去走一段,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出行;古香古色的城墙砖瓦,可以依靠着摆个pose,打卡穿越照;采集镜头区,可以唱歌、表白,送祝福给祖国,记录下难忘的瞬间;“我爱你中国”的手印墙,更是花样比心的好时机,用尽力气,将掌纹留在深深的爱恋里。

此外,观众在现场还可以点播“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专区里的精彩音乐故事作品,第一时间近距离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以及城市的气质以及城市的人民新时代的喜悦生活。

此次《百年回眸 中国巨变》——跨越时空的对话大型展览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间节点上举办,具有特殊的使命和意义,充分体现出 “不忘初心、守正创新”的精神追求,向社会传播符合时代主旋律的奋进精神。

|<<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